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殷涧镇
殷涧镇:方寸庭院绿意浓 巧种果蔬惠生活
来源:赵雪娜 2025-08-14 17:27:27 责编:李伟 许梦源 张文洲

近年来,在凤阳县殷涧镇的乡村大地上,一场悄然兴起的“庭院革命”正让一个个普通农家小院焕发新活力。昔日闲置的方寸庭院,如今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微菜园”“微果园”,翠绿的蔬菜、饱满的果实不仅为庭院增添了绿意,更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殷涧镇农户通过发展“庭院经济”点亮乡村宜居新图景,不仅丰富了自家的“菜篮子”,更是实现“生态宜居 颐养殷涧”的乡村振兴新景象。

巧用闲置地,打造“微菜园”

走进殷涧镇凤阳山村村民吴长春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庭院里郁郁葱葱的景象。不大的院子被划分成几块整齐的菜畦,茄子紫得发亮,辣椒红得似火,搭起的架子爬满了瓜蒌,巴掌大的绿叶间坠着一串串果实,风一吹便轻轻摇晃,像在对来客点头问好。菜畦边的空地上摆着几盆月季,粉的、黄的花朵热热闹闹地开着,把院子点缀得愈发有生气。墙角的鸡笼里传来咯咯的叫声,几只芦花鸡探头探脑地打量着院子里的动静,偶尔扑腾着翅膀啄几口散落的谷粒,更添了几分农家小院的烟火气。“这30平米院子种的菜,够我们老两口吃大半年!”如今在殷涧镇,像这样利用房前屋后“巴掌地”种植果蔬的农户已达2300余户,既丰富了餐桌,又扮靓了家园。

陈大姐正忙着采摘新鲜的蔬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以前院子里杂草丛生,看着就闹心。现在种上蔬菜,既能随时吃上新鲜的,又能省下买菜钱,真是一举两得。”像陈大姐这样利用庭院种植果蔬的村民在殷涧镇还有很多。近年来,殷涧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发放种子、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村民在庭院内种植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等常见蔬菜。

创新种植法,编织“绿生活”

殷涧镇村民们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墙角院边的闲置空地,种植辣椒、番茄、韭菜等时令蔬菜,搭配柑橘、枣子等果树,形成层次分明的立体种植格局。镇农技站创新推广的“庭院种植123模式”,通过“1分地精细种、2种果木点缀、3季轮作”的科学规划,让有限的

庭院空间发挥出最大效益。当问及种植心得时,正在给黄瓜苗搭架子的刘大娘笑着说:“看着种子变菜苗,泥土里长出口福,这就是我们庄稼人的小幸福。”如今,村民们茶余饭后喜欢在庭院里打理果蔬、休闲纳凉,乡村的生活变得更加惬意和美好。

在这些精心打理的庭院里,丝瓜藤蔓爬满竹架,草莓在泡沫箱里结果,废旧轮胎改造成的种植盆中郁郁葱葱。村民李大姐笑着说:“以前这些地方都堆杂物,现在种上果蔬,既好看又实用,家里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菜吃。”这种“见缝插绿”的种植方式,不仅丰富了农户的“菜篮子”,更让农家小院焕发出勃勃生机。

盘活小庭院,增收“笑开颜”

为了让村民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果蔬产量和品质,殷涧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他们根据不同庭院的土壤条件、光照情况,为村民制定个性化的种植方案,推荐适合庭院种植的果蔬品种。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庭院种植技术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讲解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现场解答村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前种蔬菜全凭经验,产量不高不说,还容易生病虫害。现在有了技术人员的指导,知道了什么时候施肥、怎么防治病虫害,蔬菜长得又好又健康。”村民娄大哥拿着刚收获的西红柿高兴地说。

庭院种植不仅美化了农村环境,更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庭院种植的果蔬基本能够满足村民自家的日常需求,减少了购买蔬菜和水果的支出。对于种植较多的村民,还可以将多余的果蔬拿到市场上出售,增加家庭收入。这些生机勃勃的庭院,既是村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更是乡村振兴大文章里的生动注脚。(赵雪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