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阳市颍泉区数据资源管理局汇聚政务数据资源,逐步构建系统化政务数据资源基础。
推动政务上云,打造数据“汇聚云”。根据《阜阳市政务云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要求,按照“集约高效、共享开放、安全可靠、按需服务”的原则,加强政务应用程序集约建设,逐步推动区级系统向市级政务云平台迁移,充分利用政务云网络、计算、存储和安全防护等资源,目前共有3家单位的4个系统部署上云。
依托态势感知,筑牢数据“安全云”。依托市区联动的态势感知平台,以“系统、数据”为核心防护对象,以网络信息安全监测、流量分析、主动探测等技术手段构建全链路安全感知与响应能力,明确市区、安全服务商、网络服务商的权责边界,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防护共同体”,通过建立联合演练、定期会商、事件通报等机制,打破数据壁垒与权责分割,确保“发现-研判-处置-复盘”全流程高效衔接,既能实时感知政务网络、系统、数据的安全状态,又能快速响应突发安全事件,最终降低安全风险(如减少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事件),保障政务服务连续性与公信力,为数字政务建设筑牢安全屏障,实现区域政务安全“可控、可管、可追溯”。安排专人每日登录阜阳市安全运营检测平台,做好异常网络数据持续检测及工单处置工作。截至目前共处置工单31个。
归集数据资源,构建数据“共享云”。加强信息采集,严格对照“党建+信用”服务平台上线工作清单,加强培训指导,提高人工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好常态化数据归集工作和平台业务回流工作,及时归集服务场景产生的数据,实现反哺回流。截至目前,采集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共计98725户的13类基本信息。开展推动政务数据有序开放,动态更新政务数据目录,梳理编制政务数据目录清单197个,目前开放55个数据集。数据共享应用,依托市数据中心和颍泉区政务数据管理平台,截至目前已向区直10家单位提供接口调用6.9万次,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王英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