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和县双庙镇始终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通过多举措抓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属地责任。双庙镇根据上级下发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按照属地帮扶原则,分解至各村。将本辖区各批次帮扶任务层层划分至自然村基层单位,逐级压实责任。成立帮扶工作专班,为每一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明确帮扶责任人,并对帮扶责任人开展培训,确保每位帮扶责任人都能精熟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方法,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细化优质服务,强化精准帮扶。多渠道摸清就业需求。帮扶人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联系亲属等方式摸清毕业生就业需求、就业状态;强化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双庙镇结合公共就业服务安排,常态化开展招聘服务活动,归集就业岗位信息,及时向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推荐。对于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详细登记就业信息,并对其进行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提高高校毕业生满意度。对于未就业有就业意愿的,提供“1131”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对有见习意愿的,引导其到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报名参加;建立线上就业联系网。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加入微信群或者Q0群,通过群聊向高校毕业生讲解就业创业政策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渠道,推荐就业见习,宣传“2+N”招聘会、安徽公共招聘网、三公里就业圈等就业平台,线上线下为其提供招聘求职、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创业辅导等多元化、专业化就业服务。
及时反馈信息,确保帮扶质量。在开展帮扶时,双庙镇逐一建立帮扶台账,做好资料留存;按时反馈帮扶信息台账,在反馈信息时已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写清楚、详细;未就业的毕业生写明现在是否就业或就业需求;备考的写明在准备哪种考试;有升学意愿的写明是已经在上学或是准备考试;当兵的写明已入伍或是正在报名。确保反馈信息详细、准确,提高帮扶质量。在做好帮扶的基础上,重点回访毕业生就业帮扶的及时性、真实性、有效性,确保帮扶任务高质量推进。(赵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