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以来。明光市明东街道聚焦未成年人生命安全,以温度暖人心、以力度筑防线、以深度建长效,构建起精准高效的安全防护格局,全力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以温度暖人心,架起心灵防护桥。该街道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家庭等特殊群体,推行“1名干部+1名教师+1名志愿者”结对机制,每周至少2次上门走访,动态掌握孩子暑期活动轨迹。联合蓝天救援队走进校园,开展“防溺水专题课”,系统讲解“六不”原则及自救知识;依托社区暑托班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既破解家长看护难题,又提升孩子防护能力。创新宣传形式,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制作《防溺水小课堂》动画短片,以卡通形象演示救援步骤;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入户宣讲“一看二喊三救”救援原则;邀请儿童参与拍摄防溺水情景片并在短视频平台推广,扩大知识辐射范围。各村(社区)利用文化站大喇叭,每日定时播报“六不准”内容,确保防护意识覆盖无死角。
以力度筑防线,织密责任防护网。该街道构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街道、村(社区)、学校等主体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严格落实水域管控措施,重点水域实行“每日两巡”,配齐救生设备,严禁高龄人员值守,确保应急处置高效。对特殊群体家庭扎实开展入户走访,实行“两委包保”制度。组建联合督查组开展“四不两直”检查,对擅离职守、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以刚性约束压实责任。入夏以来,对辖区287处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为3252名未成年人建立台账,增设安全警示牌235块,设置值守点4个,排查整改隐患20余项,整改完成率100%。
以深度建长效,构建安全防护链。该街道着眼长远,推动防护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科技赋能精准防护,结合往年事故地点、水文变化及人流量,标注高风险区域,指导科学布防;在水库、池塘等关键点位安装智能摄像头,运用无人机巡察,提升防控精准度。深化素质教育,联合学校开设“防溺水实践课堂”,邀请蓝天救援队现场教学,通过模拟溺水场景、演示漂浮自救等实操课程,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开展“防溺水安全小卫士”志愿活动,鼓励学生担任宣传员,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健全家校社协同机制,学校与家长签订《安全监护承诺书》,明确暑期“四知”责任;社区建立“家长互助群”,推行“轮流看护”机制,有效解决双职工家庭看护难题。
未来,明东街道将持续在温度、力度、深度上发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让夏日时光更安心、更美好。(卢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