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肥东县包公镇柏龄社区在上级党委号召下开展“窗帘之约”行动,但在柏龄这个典型的农村社区,“窗帘之约”最初的设想——通过观察窗帘开合关爱老人却遭遇了现实难题:社区内房屋结构多样,村组房屋分散,统一安装窗帘成本高、难度大、信号接收度低。面对这道看似“无解”的题,柏龄社区党支部没有退缩,反而以此为契机,因地制宜,将“装窗帘”的初衷转化为一场深入每家每户的“大摸排、大服务”行动,织就了一张更具乡土特色的“无帘”幸福守护网。
脚步丈量,绘就“帮扶地图”
“想做‘窗帘之约’,却发现我们农村装窗帘真不像城里那么便利。这‘不便’反而点醒了我们!”社区党员干部在主题党日活动上感慨。两委班子迅速调整思路:既然装帘不易,那就把力气花在摸清底数、精准服务上! 社区党支部组建了由 “两委干部牵头、骨干党员带头、热心村民参与” 的摸排队伍,网格化包片,走遍各个村组、家家户户。党员干部们带着笔记本,详细记录每一位老人的健康状况、居住环境、生活困难和实际需求。独居的、失能的、慢病的、高龄的……一张清晰的帮扶地图在党员心中绘就。
多元服务,织就“守护网格”
摸排是基础,服务是根本。社区党支部立足实际,整合居家养老资源,建立起覆盖全辖区的网格化综合帮扶体系。该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引入专业力量,将摸排掌握的精准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常态化的帮扶行动,为后续多元化、精细化的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定期叩门,传递“无帘温情”
依托扎实的网格体系和清晰的老人需求底账,社区提供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暖心服务:“暖心叩门”定期上门慰问走访;“暖心餐车”送温情,针对行动不便、做饭困难的老人,将餐食送上门;“洁净庭院”焕新颜,定期开展保洁服务保持庭院房间干净整洁;“安装烟雾报警器”,织就安全防护网。
社区的“窗帘之约”因地制宜,社区党支部以“无帘”破题,用脚板丈量民情,用心意传递关爱,成功编织起一张更接地气、更暖人心的网格化守护网。(徐文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