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区域地面一直坑洼不平,社区网格员对这儿进行了修缮,现在来健身、休闲时,安全多了。”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七里塘社区居民张阿姨高兴地说。社区一支由楼栋长、热心居民和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对小区的路面破损、井盖松动、管道堵塞等进行修修补补,为社区居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
七里塘社区居住人群结构多元,既有原住回迁户,也有来自周边的务工人员,还包括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新业态从业者。有的小区由于没有物业管理、缺乏交流平台等实际情况,居民生活环境较差。近年来,七里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通过织密一张“睦邻网”,在队伍建设、服务机制、治理成效上下功夫,切实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有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组织体系 夯实治理根基
坚持将支部建在小区上,持续加大小区党支部组建力度,对满足成立建制式党支部条件的,做到应建尽建,并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一些党员以“兼合式”方式参与组建,在所辖10个小区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同时,注重推选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党员居民担任小区党组织负责人,整合吸纳社区居民代表、退休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网格服务队伍,为居民群众提供组团式、项目化服务,将社区治理纳入到网格、解决在网格,常态化开展民情速递、走访关爱、政策宣传等服务,引导凝聚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
优化工作机制 凝聚红色动能
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在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上做足文章、多措并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新格局。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服务机制,坚持将在职党员服务社区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通过广泛宣传动员、丰富活动形式、搭建服务平台、做实做细服务项目,切实发挥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到本人居住地社区小区开展志愿服务,同时,注重创新工作机制,在小区创新推行志愿积分管理制度,通过积分管理制度化、工作开展规范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方式,用“小积分”带动更多人参与“微服务”。
整合服务队伍 拉近邻里关系
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力,聚焦群众服务需求,凝聚社区党务工作者、社工、社会组织、在职党员等多方面力量,积极开展“窗帘之约”暖心服务,通过红色小管家与党员志愿者、社工进行入户走访,了解群众需求,搭建起特殊群体关爱网络,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重点关注社区老年人、老党员的日常生活,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工作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为老年人送温暖、送关怀,解决生活困难。用好社区调解室等场所,以协调解决社区矛盾纠纷为重点,充分发挥社区老党员、网格员、派出所民警以及热心社区事业的群众力量,通过收集问题信息、对接实际情况、促进充分沟通,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建设“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议,邻里一家亲”的亲邻社区。(曹海珍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