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批数字“智能窗帘守护者”毕业 合肥市瑶海区铜陵路街道“窗帘之约e行动”正式启航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5-08-18 14:19:22 责编: 武鹏

随着首批“银龄美好生活短视频直播培训营”圆满结业,也让当传统邻里守望的“窗帘之约”插上数字的翅膀,近日,由合肥市瑶海区铜陵路街道泗州路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们负责执行,由中保养老服务教育学院发起的慈善终端公益服务平台正式启航,承办首期“‘窗帘之约’e行动——银龄美好生活短视频直播培训营”在快达小康苑开班。历经7天系统实训,首批59名银龄学员全员通过考核,成为安徽省首批掌握数字传播技能的“智能窗帘守护者”。

微信图片_20250811155349

这是一场直击痛点的“数字扫盲”攻坚,项目发起方中保养老服务教育学院负责人点明初衷,本次培训通过教会老人和志愿者用手机拍摄短视频、开直播,打造“线上+线下”双轨守护网络,让窗帘背后的需求被更多人看见。

微信图片_20250811155358

在泗州路社区党群学习中心里,课程设计直指老年人实际痛点,从账号定位到选题策划,重点教学如何拍摄“窗帘之约每日打卡”“我的美食秀”等主题内容。直播课程老师沈道坦也是一位60多岁的白发老人,他手把手传授自身所学,他把自己不服老、不求回报的志愿精神传递给了参与学习的老人家们,让学员懂得能在守护邻里同时,还能获得可持续收益的可能性。

“没想到我还能用抖音直播展示我们老年人的美好生活,还有可能成为社区直播达人!”70岁的党员王阿姨举着大拇指激动地说,这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与力量。

10天蜕变,从“手机恐惧”到“银龄主播”。首批学员平均年龄62岁,最年长者76岁。培训采用“1位导师+2名助教+3人互助分享”模式,将枯燥技术术语转化为生活化语言,直播手机稳定器被称作“防抖拐杖”,直播打光技巧则比喻为“给皱纹打柔光”。

微信图片_20250811155417

学习让老年朋友们个个收获满满,学员王建国原是个“连微信语音都不会发”的老年朋友,他笑着说:“这一周主要是点燃了学习兴趣点,对于退休后的银龄生活有了新期望、新目标。”

老年主播钱老师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用“几个月的时间钻、练、思,一股不出名堂不罢休的干劲,不出结果不出房”的故事分享给大家。看到他从“手机盲”人到“直播达人”的蜕变,现场每个人都信心十足、跃跃欲试。

 与此同时,技术赋能,也让“窗帘之约”开启了2.0时代。本次培训显著延伸了“窗帘之约”的公益半径。一方面,泗州路社区对接公益机构,为老年朋友提供了学习场地、学习课程等。通过与身边“银龄老人”主动分享,学员中产生一批通过拍摄生活日常,主动传递安全信号,减少志愿者上门频次;另一方面,社区会继续招募新志愿者,用短视频记录志愿服务过程,吸引更多年轻人线上积极参与,在其中学到新本事、体现新价值、享受新人生。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jpg1

项目执行方爱晚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徐敏现场为大家演示了未来的数字服务内容,让独居老人通过“窗帘之约”行动走出家门,在家门口就能共享社区服务。慈善终端“暖暖胃事业部”同步上线了“窗帘e拍”激励计划,他们表示,要让技术不仅可用,还要让大家想用、爱用。

“我们要做不被数字鸿沟阻隔的新老人,让每扇窗帘后都有连接世界的声音!”结业仪式上,学员集体发布宣言。

铜陵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首个融入“窗帘之约”的老年数字素养培训项目,“瑶海首期班”的成功是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社区提供实训场地,慈善终端公益平台开发线上小程序,中保养老服务教育学院提供培训指南,多方协作将社区服务巧妙融入网络中。

下一步,党员志愿者们将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作风建设,计划“窗帘之约 e行动”第二期培训班将于9月启动,未来三年,逐步覆盖合肥所有城区,努力将该项目模式将形成有效案例向全国推广,实现“窗帘开合AI识别+银龄内容自动推送”的深度融合,全力让“窗帘之约”这一温暖的约定,在数字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梁有家 宋新华 鲁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