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医德医风建设中的“小事小节”
来源: 2025-08-19 11:11:48 责编: 余红霞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是牙科医生口中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它用质朴的语言揭示了事物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日常生活如此,医德医风的建设亦如此。“守住拒腐防变防线,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在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开展的医德医风专项整治中,广大医务人员要守好小事小节,以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医德医风往往体现在医务工作者的日常言行之中。在问诊中敷衍了事、缺乏耐心,面对患者的咨询语气不善、态度冷漠......这样的医务工作者,很难让患者相信他是一个医术高明、悬壶济世的好医生;这样的小毛病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任其发展下去,终将变成违法违纪甚至刑事犯罪的大祸患。很多落马的医务人员在忏悔中都提到,他们的犯罪行为都是从脱离群众开始,逐步走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犯罪道路。小节不慎,大节难保。因此,广大医务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从对患者的一言一语、不接受一次吃请等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

良好的医德医风还体现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之中。患者每一件琐碎小事,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承载着人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乎民生福祉。有的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事漠不关心,认为群众的事都是“小事”;有的对待患者态度生硬、方法简单,缺乏耐心和细心,甚至与群众发生冲突。然而,在革命战争年代,苏区干部“自带干粮去办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新时代,无数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从小事小节做起,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将群众“小事”当作“大事”办实办好,才是真正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记在心里。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医风医德的根基往往在细微处筑牢,作风形象的溃散常始于小节上的失守。广大医务人员要有久久为功的定力,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强化医风医德,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让“小节”不失范、“小事”不逾矩。(合肥市蜀山区南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