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郎溪县司法局姚村司法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成功化解一起劳务施工意外伤害赔偿纠纷,不仅为当事人挽回合法权益,更筑牢了邻里乡村和谐稳定的基石,赢得双方一致点赞。
2025年7月,姚村镇夏桥村民刘某雇佣本村村民周某进行施工。作业期间,意外发生,周某手部大拇指严重受伤。伤痛未愈,赔偿争议接踵而至:周某主张全额治疗费与误工费,刘某则认为伤者操作存在过失。争执不下之际,双方共同向姚村司法所申请调解,为矛盾化解按下“启动键”。
案件受理后,司法所立派调解员了解纠纷基本情况,介入调解。调解员秉持“公平公正、互谅互让”原则,采用“背对背”沟通法:对雇主刘某,精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务侵权条款,明晰其安全保障义务;对伤者周某,理性剖析其诉求合理性,引导其调整赔偿预期。经过多轮耐心疏导与法理阐释,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在司法所见证下,双方签署书面协议,明确“付款即了结纠纷,互不追责”。调解员着重强调协议的法律效力,叮嘱双方恪守承诺。“多亏司法所,问题解决了,村民之间的感情也保住了!”刘某的感慨道出双方心声。
此次调解,是姚村司法所践行“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通过“情、理、法”三维融合,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姚村所将持续深化普法宣传,聚焦农村劳务用工安全,从源头筑牢劳务纠纷防火墙,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暖流。(徐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