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萧县新闻
萧县圣泉镇红柳树村:六尺巷典故助治理 礼让精神解纠纷
来源:萧宣 2025-08-20 09:51:25 责编:代明俊 许梦源 张文洲

img1

近日,萧县圣泉镇红柳树村积极践行“礼让为先”理念,以六尺巷典故为依托,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成功化解诸多矛盾纠纷,实现从信访维稳落后村到治理示范村的华丽转身,生动诠释了“文化软实力”对“治理硬难题”的破解之道。

1752213361089

以典故为钥,破解矛盾调解难题

红柳树村曾因邻里琐事纠纷频发,信访维稳工作在全镇处于落后状态。为此,村干部以六尺巷典故为切入点,组织村民围坐议事,讲述张英家书故事,营造“家庭式”“茶话式”调解氛围,有效降低当事人抵触情绪。同时,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乡贤作用,让他们担任“话事人”,用乡音俚语、村规民约化解小矛盾,实现“小事不出村”。

以精神为魂,厚植文明治理土壤

为深化六尺巷典故精神,红柳树村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相关内容,开展系列学习活动,营造“人人会讲六尺巷故事、事事懂得礼让道理、处处彰显和谐精神”的文明新风尚。村党组织将“和为贵”处世理念与“谦和礼让”做人美德融入村规民约,村书记以六尺巷典故为调解密钥,创新矛盾调解机制,并将六尺巷精神纳入优秀党员、最美婆媳等评选内容,弘扬礼让和事美德。

以机制为基,激活群众参与动力

红柳树村利用党建引领信用村的积分超市,将礼让和事行为列入积分清单,推出积分兑换商品活动,引导群众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激活“源头善治”内生动力。

以实践为证,彰显治理成效提升

在年初的土地延包工作中,红柳树村巧用六尺巷典故,以“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礼让精神劝导村民,邀请老党员、乡贤从邻里情、法理情等多角度疏导,成功化解27条土地纠纷。今年以来,全村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3件,调处成功率高达95.5%。(萧宣)(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