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酷暑,襄河镇基层各村社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关爱特殊群体到完善公共服务,从优化人居环境到升级基础设施,一系列民生举措精准落地,让舒心、温情充满整个城乡大地。
情系独居老人:结对帮扶织密关爱网。在襄河镇花园村,有独居老人共37人。针对农村独居老人生活不便、情感孤独等问题,村里组织网格员定期对独居老人进行入户走访。志愿者们每到一户,都会仔细查看老人的居住环境,帮着擦窗户、扫院子,还根据老人需求代购米、油等生活物资。70多岁的李奶奶子女常年在外,看着志愿者把乱糟糟的储物间收拾得整整齐齐,眼眶泛红:“孩子们来得勤,不光干活,还陪我说话,比亲人还贴心。”
每月中旬,花园村还组织开展 “老年人心理健康讲座”,邀请村“五老成员”来给老年人讲述情绪心态转变方法,帮助他们提升心理健康认知,鼓励其参与村实践站日常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呵护未成年人:儿童托管班撑起安心伞。“快看!水真的变颜色了!”7月16日上午,城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7岁的王乐望着试验塑料杯蹦了起来,眼睛亮得像落了星星。这个暑期,原本总被爸妈念叨“没人管”的他,成了社区免费托管班的“常客”,而最让他惦记的,就是经常开展的科学小实验课。
暑期一到,双职工家庭的“看护难”问题又冒了头。城南社区整合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的场地,开起了免费托管班——这里不光有老师盯着写作业、讲安全课,最热闹的要数那间摆着烧杯、磁铁、放大镜的“实验角”。
托管班的张老师说,这些实验都是按孩子年龄设计的:用磁铁吸铁钉讲磁场,往水里丢不同东西看浮沉,每次下课总有孩子追着问“明天做什么”。不光是实验课,手工绘画、红色故事宣讲也轮番上,但孩子们总说“实验课最有意思”。
“以前下班回家,孩子要么抱着平板,要么说没人玩。”乐乐妈妈薛女士说到,托管班开了快一个月,孩子回家总念叨: 昨天我知道了为什么会风雨过后会产生彩虹、今天我学会了制作简体画等一些在托管班学到的东西,连作业也不用催着写了。据统计,托管班已累计服务辖区儿童300余人次,成为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的“暑期乐园”,用实际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爱城市“奔跑者”:小哥驿站打造温馨港湾。地处城市商圈核心的江海社区,最近多了个让快递、外卖小哥们频频点赞的地方--社区居委会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设立的“小哥驿站”。
正午时分,商圈人流如织,刚送完一波订单的外卖骑手小李,熟门熟路地走进驿站。“吹吹空调喝口水,给手机充会儿电,感觉又能满血复活了!”他笑着说。驿站里,空调凉风习习,免费饮用的矿泉水源源不断供应,墙角整齐排列的充电柜正为电动车“补能”。除了这些“标配”,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急救药箱里碘伏、创可贴等应急药品一应俱全,角落的雨具架上,几把雨伞随时等候被“借用”,工作人员还会热情解答社保政策,做好群众咨询回复,这些贴心服务让奔波在外的小哥们倍感温暖。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很多矿泉水都是辖区居民、企业自发捐赠的,江海社区某餐饮店负责人就一次性送来了五箱矿泉水,他说:“外卖员小哥、保洁大姐们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家的口碑和居民的体验,夏天为他们提供些饮用水,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希望能给他们解解暑、降降温”
这处为新业态从业者撑起的“遮阳伞”,还意外成为基层治理的“新支点”。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哥成了社区的“熟面孔”,他们不再只是匆匆过客,而是主动当起了社区的“移动探头”。快递员王师傅就曾在送件途中,发现小区门口一处井盖松动,当即拍下照片发给社区工作人员;外卖骑手小张则留意到某单元消防通道堆了杂物,及时反馈后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从道路坑洼到垃圾清运,小哥们利用走街串巷的便利,将发现的问题一一反馈给社区,成了基层治理中一支活跃的“流动力量”。
整治居住环境:消杀害虫保障健康。“这跳蚤也太猖獗了,家里孩子腿上被咬得全是红疙瘩!”6月初,随着气温升高,太平社区老闸巷航运公司4号楼的业主们被楼梯道里突然冒出的大量跳蚤搅得心烦意乱,纷纷向社区居委会求助。
居民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命令”。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只见楼梯转角、墙角缝隙里,不时能看到跳蚤窜动的身影。经过仔细排查,很快锁定“元凶”——原来是附近流浪动物携带的跳蚤在此滋生,若不及时处理,极可能引发大规模传播。
6月5日一早,社区工作人员紧急从兽药店购回专业农药和喷雾机,逐户通知居民暂时撤离。随后,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背起喷雾机,对楼梯道、墙角、扶手等角落进行“无死角”消杀。
“光消杀还不够,得断了跳蚤的‘藏身地’。”社区又组织人员耐心细致做居民工作,告知他们环境卫生的改善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蚊虫滋生。6月6日,社区组织志愿者,帮助居民对楼梯道内堆积的旧家具、废纸箱等杂物进行彻底清理,运走了满满三车垃圾。
“现在走楼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社区为大家办事的效率真高!”居民王阿姨看着干净整洁的楼梯道,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一场“跳蚤风波”在社区的快速响应和细致处置下平息,让居民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安宁。
补齐基建短板:完善公共设施惠民生。7月以来,襄河镇连续遭遇多轮强对流天气,风雨过后,安全隐患排查更显重要。12日晚,邱塘村工作人员张晓晗在日常巡查时,突然接到村民焦急求助:一名女童在村口玩耍时,不慎踩上一块损坏的窨井盖,瞬间坠入井中。
该工作人员迅速跟随求助村民达到现场,发现由于井盖松动,踩踏坠入后发生回弹卡住了井口。他立即和附近村民一起把井盖搬开,搭手将孩子从井下拉抱上来。注意到小孩膝盖处有大面积擦伤,处于受惊状态,又对儿童进行情绪安抚、伤势查看后,将其送往县医院,经消毒、包扎和注射破伤风针等治疗确认无大碍,联系家长将儿童安全接回。
当晚,邱塘村相关负责人便将情况上报,并组织值班人员对新村区域内所有下水管道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村内多处出现不同程度损坏、松动窨井盖进行检修。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襄河镇各村居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用实际行动诠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盛华林 殷广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