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炉社区妇联开展的皖家幸福驿站项目组织了一场特别的线上连线活动,让辖区的孩子们与1200多公里外的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城关第五小学的小伙伴们,成功连线,展开了一场充满童趣与温情的“交换家乡的夏天”文化实践活动!
图为合肥小朋友寄给贵州小朋友的信件
缘起:一封封穿越山水的信笺
7月中旬,一份份承载着合肥小朋友问候与祝福的亲笔信,跨越千山万水,飞抵了贵州剑河孩子们的手中。“你好,我是一个来自合肥的陌生人,祝愿你们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天天向上。期待你们的回信!”稚嫩的字迹,传递着最纯真的善意。收到信件的贵州小朋友和合工大“鸿鹄学堂”实践队的志愿者们深受感动。
一个灵感的火花迸发:为什么不通过网络,让两地的孩子们真正“见面”,共享彼此的世界呢?
联动:皖黔童声齐唱响,线上课堂心连心
7月的一天,芙蓉中心金炉社区妇联联合合工大“鸿鹄学堂”实践队、剑河城关五小的精心策划下,“交换家乡的夏天·皖黔儿童友好交流会”正式上线!
交换“家乡的夏天”:合肥的萌娃们兴奋地介绍起本地特色:“我们的夏天有小龙虾和冰镇绿豆汤!”贵州的小伙伴们则热情回应:“我们的夏天要在树荫下跳芦笙舞、喝酸汤解暑!”不同的风土人情,瞬间点燃了屏幕两端的热情。
方言“防暑”小课堂:趣味十足的方言互动环节来了!合肥孩子教贵州朋友说“滂凉”(非常凉快)、“霍闪”(闪电),贵州小朋友则教合肥伙伴“歇凉”(乘凉)、“打麻嘎”(树下乘凉)。在欢声笑语中,地域文化差异变成了有趣的桥梁。
苗歌悠扬传情谊:最动人的一幕出现了!身着精美苗衣的剑河小朋友们,主动提出为远方的合肥朋友献唱家乡的苗歌。清澈悠扬的歌声通过互联网,从清水江畔传到了合肥金炉社区的课堂,赢得两地孩子们经久不息的掌声。“我想将家乡的歌唱给你们,希望你们来我的家乡做客!”贵州小朋友的真诚邀请,温暖了所有人心。
地标“云”游共描绘:孩子们化身为“小导游”,介绍起家乡的著名地标。合肥的三河古镇、科技馆,贵州的仰阿莎女神雕像、清水江、翠绿梯田……独特的风景和夏季玩法(古镇玩水、稻田捉鱼)让孩子们充满向往。
图为身穿苗衣的小朋友们齐唱苗歌
图为贵州小朋友正在绘画仰阿莎像
延续:画笔传情,友谊生根
线上课堂意犹未尽,线下的情谊持续升温。活动结束后,金炉社区的小朋友们立刻行动起来,拿起画笔,精心描绘合肥的特色地标和夏日风情,并附上热情洋溢的邀请信:“欢迎来合肥吃小龙虾!”“合肥科技馆等你来探索!”。贵州的小伙伴们也同步绘制了他们的家乡美景和仰阿莎女神画像。这些充满童真与心意的画作和信件,已从两地寄出,跨越千里,奔向新朋友的手中。
合肥小朋友向贵州小朋友展示图画地标
金炉社区党委书记葛圣娣表示:“这次活动,就是想通过孩子们的交流,让他们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在他们心中种下友谊的种子 。”
线上连线结束后,孩子们都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期待下一次的交流。有的孩子还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要常联系,分享更多生活中的点滴。(黄鹂 李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