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泗县新闻
泗县:推行“六尺巷工作法”,架起基层“新枫桥”
来源:徐宝同 2025-08-21 15:24:58 责编:代明俊 胡明兵 喻寒松

015ec237c7e18631c967567f911fe6e

近年来,泗县积极推广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在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等“六事”方向协同发力,不断优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完善“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治理体系,架起基层善治“新枫桥”。

3467574066354e7a7efbb13cdc557c7

党建领事强根基。完善覆盖城乡的“村(社区)党组织+村民小组(小区楼栋)+党员中心户(先锋户)”三级党组织架构。以党建引领“和美小区”建设为抓手,通过社区“大党委”统筹,盘活定点联系单位党员干部、楼栋长、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共同下沉小区一线参与志愿服务、协商议事、矛盾化解、应急处置等工作,延伸社区党建联建链条,形成党员带头、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礼让和事润民心。将“六尺巷”文化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土壤,在城区以小区为据点,将“邻里驿站”打造为邻里共享文化空间,个性化定制适老宜幼小、便民生活、文化娱乐、议事调解等基础功能,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邻里节”活动,不断强化邻里联络、培育和谐友睦邻里文化。在农村,在“六尺巷六步走”调解法基础上,探索形成“四心四解”(真心解忧、用心解题、公心解气、暖心解困)工作法,将“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理念融入矛盾化解过程,促进乡风和美,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群众说事聚民智。泗县创新搭建“围楼夜话”党群协商议事平台,通过“话治理、话教育、话健康、话发展、话文明”等“五话”环节,话出群众心中堵点、论出问题破解之策,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相关经验在广大城乡普及运用,“泗事好商量”蔚然成风,以屏山镇大李村“胖板凳会”、泗城镇关庙村“六事”议事会、彭铺社区“庭院访谈会”、大杨镇小丁村“队长听你说”等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党群协商议事活动“百‘话’齐放”,一座座党群“连心桥”让群众参与感更强、幸福感更足。

多元解事提效能。推动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延伸“综治中心+网格员”前端排查化解触角,完善“中心派单、接单随驻、分流转办、联合化解、跟踪问效”一站式闭环化解链,通过全域排查、多方联调、精准施策,实现矛盾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当下。泗县草庙镇实施“两员(政法委员、包村班子成员)三长(派出所、司法所、土地所及其他职能站所负责人)”联动化解法,以镇级综治中心为“圆心”,通过网格化前端预防、红橙黄三色预警、镇村组分类化解,完善闭环调处“线路图”、绘制多元化解“同心圆”。

网格管事优模式。推行“网格+联治”,将党建服务、政法综治、民政代办等各类网格功能联入“一张网”,用“小网格”圈住“邻里事”、联络“千家户”。推广“网格+积分”,将村务管理、志愿行动、家风建设、环境整治等纳入“积分清单”,建立健全“积分超市物资兑换+文明先进优先获评”双重激励机制,实现“凭积分得奖励、以奖励促善行”良性循环。推动“网格+智治”,以运河街道网周村、屏山镇老山村等为试点,开发网格治理小程序(“和美网周”“老山村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实现网格内矛盾诉求“指尖上报”、生产生活“云端共享”、代办服务“一键直达”。

群力防事汇“新”力。通过“归队码”实现新就业群体组织互联,同步成立由15名热心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的外卖员组成的“泗事有我 ‘骑’心共治”志愿服务队,探索建立积分兑换奖励机制,编制积分奖励事项和清单流程,鼓励他们当好社区治理中的“流动哨兵”,赋能社区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奏响基层治理“大合唱”。(通讯员 徐宝同)(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