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三合镇
趣味学拼音 田间教对话 大学生团队为三星村架“语言桥”
来源:徐晓庆 2025-08-21 20:43:06 责编:许雅婷 许梦源 张文洲

46dc61f64411fb3f906e65015fe14f4

为助力乡村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打通城乡沟通的“语言壁垒”,近日,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普声筑梦团”实践队一行9人深入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推广普通话活动。队员们带着精心筹备的课程与工具,通过趣味教学、场景模拟、文化互动等多元形式,让普通话真正走进乡村课堂、融入田间地头,为当地群众架起一座连接外界的“语言桥梁”。

此次活动精准聚焦两类群体:乡村儿童与中老年村民。针对村小学1-6年级学生,实践队队员们化身“普通话小老师”,在闷热的教室里开设了“拼音闯关乐园”。他们用彩色卡纸剪出声母、韵母卡片,通过“词语接龙”“声母找朋友”等游戏,帮孩子们纠正“n”“l”不分、平翘舌混淆等常见问题。在朗诵课上,队员们带着同学们一遍遍练习《我爱祖国》,让大家在朗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而对于日常以方言交流、在对外沟通中常遇阻碍的中老年村民,队员们则走村入户,送上“定制服务”。他们调研发现,村民们最迫切需要的是农产品售卖、就医问诊、外出务工等场景的普通话表达。于是,队员一对一教中老年学普通话,助其获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实践队队长赵同学介绍,本次活动累计覆盖村民及学生200余人,开展集中教学12场、入户辅导40余次。“推广普通话不是让大家丢掉方言,而是多一种工具、多一条路径。”

一周的时间里,队员们的足迹遍布村委会、村小学、田间地头,从课堂上的朗朗书声到田埂间的耐心教学,他们用青春力量让规范用语的种子在乡村扎根。这场“语”你同行的实践,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普通话应用能力,更让大学生们在与乡村的深度对话中,读懂了基层需求,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鲜活动能。(徐晓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