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明光新闻
石坝镇:非遗老手艺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张兆好 2025-08-22 08:45:38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喻寒松

清晨的明光市石坝镇,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角落同时焕发着生机:麻油坊内香气扑鼻,传承人把控着火候的关键瞬间;非遗基地里流球队列变换,古老舞步在晨光中操练;文化站内笔尖游走,花鸟字正将“乡村振兴”主题绘成画卷,这些日常场景构成明光市石坝镇非遗传承的鲜活切面,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文化动力,借助文化传承助推乡村振兴稳步前行。

“流星赶月”,舞出文化传承新节奏。这项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民间舞蹈,在石坝镇津里村已流传四百余年,现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二名舞者手持流星球,在铿锵锣鼓声中变换队形,演绎二十八星宿护卫刘秀下南阳的古老传说。面对传承困境,石坝镇建设非遗传承基地,提供专门场所开展培训教学,累计培训表演学员百余人。在农闲时,大家常聚在基地排练切磋,锣鼓声、脚步声交织成乡村里独特的韵律,让这项古老艺术融入日常,在村民的参与和热爱中焕发新的生机。这一举措,既守护了文化根脉,更培育了乡村文化自信,成为乡村振兴中极具特色的文化实践。

“龙凤花鸟字”,写出艺术融合新篇章。传承人徐克祥以字作画,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文字与绘画巧妙融合,“点如花绽,横似鸟飞,竖若竹节,转笔成藤”,创作出的作品字中有画、画中有字,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令人赞叹。石坝镇为徐克祥提供了固定的教学场地,助力培养年轻传承人,不仅如此,他还多次被邀请到石坝中小学授课,教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勾勒出灵动的图案,这项古老技艺便有了更鲜活的传承力量。如今,“龙凤花鸟字”不再只是传统艺术,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石坝麻油”,磨出产业发展新路子。“朱麻子小磨麻油”第四代传承人朱泽友坚持古老传统手工技艺“水代法”制作,复杂独特的制作过程造就了麻油的独特风味。借助“安徽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契机,朱泽友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在淘宝、拼多多等多个电商平台发力,年均网上交易额达700万余元,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这不仅让百年油坊焕发生机,更带动了芝麻种植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真正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从砂炒芝麻的袅袅青烟,到数字技术助力推广,石坝镇的老手艺扎根乡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古技艺的坚守,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产业发展的抓手、人才培育的平台和乡村治理的纽带。如今,这些老手艺已成为乡亲们熟悉的生活印记,更是乡村发展的文化底气,在代代相传、推陈出新中,石坝镇正用文化为乡村振兴攒足劲、添足彩,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张兆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