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南陵县家发镇联三村紧紧围绕“守护法治乡村共建和谐家园”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联三村“两委”高度重视,明确以宣传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核心,以增强村民法律意识、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为目标,确保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同时,充分调动网格员、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的积极性,组建一支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普法宣传队伍,为活动有效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活动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开展针对性宣传。聚焦基本权利与义务,深入宣传宪法、民法典等国家基本法律,重点解读涉及土地承包、婚姻家庭、财产继承、邻里关系、侵权责任等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引导村民明确权利义务边界。聚焦基层治理与稳定,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促进村民依法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引导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乡村和谐稳定。聚焦安全防范与权益保护,针对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问题,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揭露犯罪手法,增强村民防骗意识和能力;宣传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知识,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群体合法权益保护的宣传。聚焦乡风文明与生态保护,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宣传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引导村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法治宣传与德治相结合,推动形成良好乡风民俗。
联三村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方式,努力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线下”阵地巩固提升,利用村务公开栏、法治宣传栏、文化广场、农村大喇叭等传统阵地,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播放普法音频,营造随处可见的法治环境;在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等场合,嵌入法治讲座环节。“面对面”咨询答疑解惑,设立法治咨询台,邀请驻村法律顾问、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明白人”坐班,现场接受村民法律咨询,提供专业解答和法律建议,帮助解决实际法律难题。“案例式”宣讲贴近生活,组织举办“法治小课堂”或“院落普法会”,选取农村典型案例如土地纠纷、赡养问题、借款合同等,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话”以案释法,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具体,易于理解。“线上”渠道拓展延伸,利用村级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法律知识短文、图解、短视频等,开展线上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尤其方便外出务工村民学习法律知识。“融入式”文化潜移默化,结合送戏下乡、文艺汇演等活动,创作或融入法治元素的文艺节目,使村民在娱乐中接受法治熏陶。
通过开展“守护法治乡村共建和谐家园”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村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了解了与自身相关的法律知识,懂得了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依法维权的能力得到提升。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化解,通过前置性普法,一些潜在的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发现和疏导,调解成功率提高,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乡村治理基础更加牢固,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提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安全稳定环境持续向好,村民对各类诈骗的警惕性提高,安全生产生活意识增强,乡村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该活动不仅是联三村深化法治建设的具体实践,更是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村民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有力举措。联三村将建立常态化普法机制,持续探索更接地气、更受欢迎的普法形式,不断巩固活动成果,真正让法治思维在乡村扎根,为共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谐家园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