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殷涧镇
殷涧镇:荒山变身板栗园,“黄金果”助民致富不含糊
来源:赵雪娜 2025-08-25 08:42:50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喻寒松

初秋的风掠过凤阳县殷涧镇的群山,200亩的板栗园里,青褐色的板栗果缀满枝头,饱满的果实压弯枝条,偶尔有熟透的果子“啪嗒”一声落在草丛里,奏响丰收的序曲。园主柳梅站在树下,指尖轻触果子,眼里满是憧憬:“再等十天半个月,首批板栗就能抢先上市,咱这生态好果,肯定能让消费者尝鲜,也让乡亲们多赚一笔!”从二十年前承包荒芜山头,到如今漫山板栗树成“摇钱树”,柳梅用敢闯敢试的劲头,在凤阳南部山区种出了乡村振兴的“致富样板”。

瞅准机遇焕新颜,科学管护铸品质

“以前这山头全是荒草,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回忆创业之初,柳梅笑着说起往事。当年她带着家人考察时,虽有“投入大、风险高”的顾虑,但看着脚下疏松肥沃的土壤,听着村里老人“咱这儿地肥种啥长啥”的念叨,再想到城市里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她笃定了方向:“就种板栗!成立板栗种植合作社,科学管、用心种,准能成!”为了把“想法”变“办法”,柳梅揣着积蓄奔赴山东、河北等板栗主产区,跟着农户学剪枝、记品种,两本笔记本写得满满当当;回来后又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邀请专家进山勘测。“专家测了土壤,说咱这儿的酸碱度特别适合‘燕山早丰’,这下心里彻底踏实了!”

如今的板栗园里,果树长得比人高,柳梅的“科学管护经”早已成了当地标杆。“早熟品种得精细盯,摘早了口感差,摘晚了不耐运。”她指着连片的果树介绍,园里从不用化肥,全靠自家养殖的鸡鸭粪堆肥,保证板栗“原生态”;防虫也不用农药,挂粘虫板、放寄生蜂,既护树又护环境。每到管护旺季,园里总能凑齐20多名乡亲,除草、驱虫、采摘,大家分工协作、有说有笑。“跟着柳梅姐干活,一天80块,还能照顾家里娃,比外出打工舒心!”村民宋大叔一边绑枝一边夸赞,手上的动作麻利又熟练。

深加工拓链提质,电商蓝图绘新篇

随着板栗产量逐年稳定,柳梅又把目光投向了产业链延伸。去年丰收季,看着满院的新鲜板栗,她萌生了深加工的想法:“鲜板栗保质期短,做成加工品,既能丰富品类,还能提高附加值!”从那以后,她成了“调研达人”——赶集时追着卖板栗仁的摊主问工艺,刷短视频截图板栗酒教程,今年开春还特意去江苏食品厂考察,跟着厂长学设备操作、品控标准。“先整个小生产线,试做板栗粉、真空板栗仁,等市场打开了,再开发板栗酒,让咱的板栗‘变着花样’走出去!”

在拓宽销路这件事上,柳梅的思路更开阔。看到邻村白云村的业泽农业合作社靠直播把桃子卖向外地,她心里满是期待:“现在年轻人都爱上网买东西,咱的板栗品质这么好,要是能搞起电商直播,肯定能让更多人知道殷涧的板栗!”村里陆书记带着两委班子来园里调研时,还和她一起规划了“板栗采摘+露营”的农家乐模式,“以后游客来摘板栗、住露营地,既能体验田园乐趣,又能带动板栗销售,一举两得!”如今,柳梅的板栗已有不少熟客主动上门收购,她还盼着能有专业团队帮忙搭建电商平台,把“殷涧板栗”的招牌打向更远的地方:“咱要让全国消费者都知道,凤阳南部山区的板栗,又甜又糯!”

初心不改带共富,扎根乡土促振兴

“自己富不算富,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的富。”这是柳梅常挂在嘴边的话。村里的王大娘腿脚不便,没法外出务工,柳梅就请她来园里捡板栗,“每天少干点活,也能挣几十块补贴家用”;这些年,只要有村民想种板栗,她都会手把手教技术,从选苗到防虫,毫无保留。“小张去年跟我要了种苗,今年都结果了,前两天还来问我咋防病虫害呢!”说起这些,柳梅的脸上满是欣慰。

殷涧镇地处凤阳南部山区,群山环绕、气候温润,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山林资源,本就是板栗生长的“天然温床”。在柳梅的带动下,镇上已有七八户村民跟着种起了板栗,总面积突破300亩,“板栗产业”成了当地响当当的特色富民产业。“要是能把电商做起来、深加工搞起来,咱这一片都能靠板栗过日子!”望着漫山的板栗树,柳梅的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她盼着能有更多企业来合作,一起把“殷涧板栗” 做成区域品牌,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凤阳南部山区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带动共富的金山银山。

夕阳西下,柳梅还在园里转悠,小心翼翼地把被风吹歪的枝条扶直。她的身影映在郁郁葱葱的板栗园里,像一棵深深扎根乡土的板栗树——坚韧、踏实,用二十载的坚守,在荒山上种出了“致富果”,更种出了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为更多扎根乡土的创业者,点亮了“产业兴、百姓富”的希望之路。(赵雪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