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海恒中心习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双双稚嫩的眼睛紧盯着屏幕,倒映着璀璨星河。当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影像划过天际,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这一刻,航天梦想的种子悄然落入心田。
8月20日,习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忠诚筑星河 担当铸伟业”宣讲会别开生面,它不仅是面向成人的政策宣讲,更是一场为社区下一代精心烹制的航天知识盛宴。组织者深谙,真正的文明实践需如春风化雨,既要仰望星空传递家国大义,亦要俯身倾听童稚心声。
“有哪位小朋友知道神舟十九号的三位航天员叫什么名字吗?”宣讲人话音刚落,几只小手犹豫地举起,却又在回答时卡了壳——“好像有一个王叔叔……”孩子们面面相觑,名字在嘴边打着转,就是说不全。这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就这样从一个看似简单却答不完整的问题开始。组织者敏锐地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探索航天英雄的发现之旅。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真正的明星吧!”宣讲人顺势引出航天员选拔过程的科普环节。当听到蔡旭哲要经历8倍于体重的超重训练,宋令东要在狭小密闭空间里连续工作72小时,王浩泽要掌握600多个故障处置预案时,孩子们瞪大了眼睛——他们第一次明白,原来要飞上太空,需要经历这么多难以想象的考验。
最精彩的转折发生在纪录片播放之后。当神舟十九号腾空而起的画面震撼呈现,当蔡旭哲在失重环境中熟练操作实验设备,当宋令东与地面指挥中心精准对接,当王浩泽在舷窗前凝望地球的镜头出现,孩子们仿佛也随着三位航天员一起遨游太空。
影片结束,灯光重新亮起。“现在,谁能告诉我们三位航天员的名字?”同样的提问,却引来了截然不同的回应。小手如林般举起,响亮而自信的回答回荡在整个实践站:“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那一刻,不再是被动记忆的名字,而是真正走进孩子们心中的英雄。
此次宣讲会远超知识传递的浅层意义,它是一次成功的价值播种。习友社区以文明实践站为圃,以神舟精神为泉,润泽了童真,点燃了向往。屏幕光芒熄灭,但星火已燃,它照见的不仅是祖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史,更是无数幼小心灵中正在升起的、属于未来的无限可能。(李佳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