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时间越来越近,孩子们买文具、玩具的多了,学校周边的小店也热闹起来。为了不让不合格的东西影响孩子,合肥市蜀山区南七市场监管所最近专门去查了学校周边的文具店、超市,重点盯着孩子们常用的那些用品,发现问题当场就处理,实实在在护着孩子安全。
盯着三类常用品,有问题当场管
执法人员到店不绕弯子,直接看孩子们常买的东西,发现不对劲就及时处置:
文具类:像中性笔、水彩笔、修正液这些天天用的,先看包装上有没有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再闻闻有没有刺鼻的怪味。碰到没写清楚成分、一打开就呛人的水彩笔,当场就扣下来,还让店主拿质量证明过来。
玩具类:益智拼图、小玩偶这些孩子喜欢的,上手摸一摸零件牢不牢、边缘刮不刮手,该有 3C 认证的电动、塑胶玩具,也会核对认证标志。有家超市卖的弹射玩具劲儿太大,不符合安全要求,当场就让下架,店主还签了承诺,以后不卖这种的。
吃相关的用品:保温杯、餐盒这些孩子装水、带饭用的,主要看有没有 “食品接触用” 的标识,还有是不是合格材质。碰到没标清楚的保温杯,直接让店家先别卖了,等确认安全再说。
跟店主把规矩说清,整改不拖拉
执法人员给每个店家都发了份合规指南,没讲复杂法规,就重点说三件事:进货得要对方的资质和质量报告,还得记好台账;快过期、看着劣质的东西赶紧下架;小零件多的玩具,得摆个提示牌,提醒家长注意。
处理问题也不搞虚的:台账没记全的,当场教店主怎么补;不合格的东西直接扣走;需要整改的,说清楚几天内改好,之后去看一次就行,不反复跑。目前查出的隐患都改得差不多了,不合格的东西也扣了不少,还立了一起案子。
简单提醒 + 留电话,不费额外功夫
宣传不搞花里胡哨的,查货的时候顺带跟店主、来买东西的家长说两句辨别方法,比如 “买文具看看有没有生产地址,闻着不呛就靠谱点”;在店里显眼的地方贴张纸条,写上所里的电话和 12315,谁发现问题了随时能打电话说,也没额外找志愿者帮忙。
接下来,南七市场监管所打算给学校周边的之前有问题的店,每个月去看看;其他店隔段时间抽查下,不搞复杂活动,把心思都放在盯紧孩子用的东西质量上。(闫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