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泉县围绕法治社会建设目标,在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基层治理三大领域精准发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普法宣传“广覆盖”,厚植法治文化土壤。聚焦全民法治素养提升,多维度开展普法工作。开展重点法律法规宣传80余场,举办民法典系列宣传活动,精准重点对象教育普法——县级层面组织国家工作人员集中学法3次,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320余场,围绕营商环境等领域开展专题宣传60余场。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以“一月一主题”推动部门联动,同步开展案例征集与学法用法考法工作。打造顺河老街法治文化主题街区,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结合“法治红灯笼 照亮千万家”“法粽子过端午”线上竞答等民俗活动,让普法融入生活场景,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法律服务“强保障”,健全惠民利民体系。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效。一是推进体系建设,创新“1+N”村(居)法律顾问模式,98名律师覆盖全县406个村(居),每月18日“法律服务日”现场为群众解难题。二是优化为企服务,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惠企暖企普法先行”活动,律师走访企业96家、解读政策26场,出具法治体检报告5份,梳理风险点58个,为12个重点项目匹配5家律所服务。三是抓实法律援助,办理援助案件844件(同比增20%),助受援人挽回损失300余万元;通过“现场+回访”督查律师值班、严格卷宗评估(优良率超50%),开展20次上门服务、140场宣传活动,惠及群众2257人次。
基层治理“筑防线”,夯实平安稳定根基。以重点管控和纠纷化解为抓手,筑牢基层治理屏障。在重点人群管理上,对社区矫正对象采取“常规监管+科技定位”模式,开展集中教育、公益活动;对安置帮教对象严格落实衔接安置、“必接必送”政策。在矛盾纠纷调处上,建强44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含28个乡镇调委会、406个村居调委会),按“镇月排查、村周排查”机制,排查纠纷,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顾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