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破晓,安徽省庐江县同大镇马河村党委书记马如松已熟练地支起手机支架,将镜头对准了沾满露珠的新鲜瓜果。小小的屏幕,已成为庐江县村干部实现强村富民的新阵地,也是庐江县实施的“百名头雁上直播”培育活动的缩影。
组织引领,构建“育雁”新体系
近年来,庐江县委聚焦构建“头雁”直播培育体系,着力锻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兼具互联网思维和直播实战技能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有效拓宽农产品销路,为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强化工作领导。由县委统一领导,县委组织部抓总,联合网信办、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镇(街)党委及电商主体等力量,统筹做好村干部主播群体教育引导。明晰职责分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制定标准,为村干部主播们营造一个风险可控、规则明晰、保障有力的良好直播生态。
重点挖掘村干部、合作社带头人中素质高、善沟通的本土直播人才,围绕主播、运营、策划三类重点岗位,“一人一策”制定培育方向。实施“1+1+1+N”结对成长机制,1名党建工作者给予党建指导,1名农业专家给予内容指导,1名直播专家给予实操指导,共同结对帮带N名本土直播人才。
重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互联网法律法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提高规范直播能力。阶梯化设置专业课程,分为基础学习和进阶学习,内容涵盖短视频制作、电商运营、直播带货技巧、IP打造等。围绕镜头表现力,开展素能提升培训,鼓励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底蕴、乡土人情,提高直播中的表现力、应变力与抗压力。
实战赋能,锻造“头雁”硬功夫
“家人们,这是我们村合作社自产的大米,又香又糯……”在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后备干部张强正专注地进行直播模拟演练。他周围,49位来自全县各村的年轻骨干也参与了本次培训。为锻造村干部直播本领,庐江县以“样板间+直播间+生产间”形式赋能。
“样板间”打造标杆。组织62名村党组织书记率先直播,打造了“书记四人寻”“冶父黄桃”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直播“样板间”,系统提炼出15条从零基础到敢开播、能带货的实战经验,有效打破了村干部的“镜头恐慌”。
“直播间”实战淬炼。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42个“先锋直播间”“惠农直播间”,开放5个共享直播间,鼓励村干部“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直播带货、解读政策、回应关切。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模拟直播培训368场次。
“生产间”研学强基。将培训课堂搬至生产车间、电商基地和田间地头等21个“生产间”,现场学习选品标准、品控要点和品牌故事,帮助透彻理解产品从源头到镜头的全链条。
党建联建,激发“群雁”新活力
庐江县以党建联建推动化解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围绕地域、产业、项目等要素,将全县划分为四大片区,推动区域联建,形成规模效应。与35家企业开展村企联建,确保直播货源品质和供应链稳定。推动汤池镇文旅、柯坦镇茶叶等行业联建,通过统一宣传、统一售卖,有效提升产品影响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成立“村播智囊团”,健全“镇街党委收集—组织部门派单—职能部门反馈”的诉求解决机制。围绕政策咨询、技能提升、品牌打造、市场评估等,提供多元化服务,常态化组织交流研讨、实地参观等活动。
“人才新,乡村兴!庐江县“百名头雁上直播”培育项目,将直播间打造成了赋能乡村振兴的新阵地、密切党群关系的新桥梁、展现乡村干部新形象的新窗口。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训村干部321人次,孵化本土直播人才53名,开展助农直播300余场次,助销农产品超1000万元。(汪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