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肖户的用水量这两天均为0m³,有问题”8月27日,合肥水务集团空港供水分公司办公室内工作人员发现用水问题。刘大肖老人的远传智能水表自8月25日后未产生任何用水记录,这与老人平日“规律用水”的习惯形成显著异常。平台立即启动三级响应机制,同步推送预警信息至“窗帘之约·水脉连心”志愿服务群中,“刘大肖户这两天无用水量,请社区人员上门核实一下,谢谢”。
“接到通知时我正在整理台账,10分钟就赶到了老人家门口。”康招娣回忆,敲门无人应答后,她立即通过“银龄档案”联系紧急联系人,得知老人因阑尾炎已于25日住院。“要不是水表及时报警,我们还不知道老人住院的事。”
这场“科技守护”的背后,是合肥水务集团与高刘街道创新构建的“党建+智慧养老”协作模式。今年8月7日启动的“窗帘之约·水脉连心”项目,打破传统志愿服务“人跑断腿、服务有限”的瓶颈,通过政企资源整合,将水务专业技术与社区治理经验深度融合。
“我们为每位老人建立的‘连心档案’,不仅记录老人亲属的联系方式,更通过信息化平台来记录用水数据,精准勾勒生活规律。”合肥水务集团空港供水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刘大肖老人的用水逻辑清晰可见,每日用水量在0.03m³左右,用水非常规律,这种稳定模式突然中断,我们的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识别为高风险事件,及时向关联联系人及社区推送短信提醒。”
在项目推进中,政企双方创新实施“三同步”工作法:同步采集用水数据与健康信息,同步建立预警模型与处置预案,同步培训技术人员与社区网格员。空港供水分公司组建党团员“窗帘之约·水脉连心”志愿服务队,联合街道、社区开展“一站式”服务,定期开展“三个一”暖心服务:一次上门探视、一声电话问候、每户发放一张便民服务卡,并免费提供水管听漏检测、零星维修、管道保温层加装等服务。
下一步空港供水分公司、高刘街道将以“远传水表”项目为新机遇,继续深化与各村(社区)的协作机制,密切监控智能水表运行数据,精准关注不同用户群体的用水需求,推动“窗帘之约”行动走深走实,确保此项关爱服务长效化、常态化。(李杰 张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