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板桥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将人才放在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通过奏响“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精细留才”三部曲,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让人才培育与乡村振兴实现“同频共振”。
广开渠道精准引才,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板桥镇坚持把政策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抓手,立足本地发展需求,量身定制人才政策体系。针对农业技术、企业管理等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出台专项补贴、住房保障等优惠政策;积极宣传返乡创业就业政策,鼓励在外务工经商的板桥人回乡发展。依托村党组织、驻外流动党支部等,详细摸排农村实用人才、非公企业人才、种养大户等各类乡土人才,建立“板桥镇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更新管理。目前已摸排政、学、医、商界各类凤阳籍在外人才20余人。板桥镇聚焦产业项目聚才,依托凤宁现代产业园企业资源,按照“以企业吸引人才,以人才促进企业”的思路,围绕石英砂、硅、光伏等产业项目,发挥重大产业项目聚才作用。实施“人才+项目+产业”协同招引机制,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促进产业项目快速发展,引进2名高素质人才在此就业创业。乡情纽带是板桥镇引才的重要法宝。利用春节、中秋等重大节假日期间,该镇举办乡贤联谊会、返乡创业恳谈会等活动,邀请在外游子返乡,共商发展大计。
2025年以来,板桥镇开展各类人才座谈会5次,通过感情、政策、项目吸引20余名人才返乡。
多措并举精心育才,构建人才成长“快车道”。板桥镇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培训计划。依托乡镇党校、党性教育馆、远程电教平台等阵地,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开展镇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6期1500余人次。为培养实用人才,板桥镇邀请安徽科技学院教授、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当地“土专家”“田秀才”等,围绕食用菌种植、螃蟹养殖等课题,分级分类开展乡土人才技能培训4次,培育农业农村实用人才210人。注重交流合作,分批分类强化不同领域乡村人才培训教育,组织村党总支书记赴浙江杭州、安吉及江苏句容等地跟班学习,实地学习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和美乡村建设等先进经验。
2025年以来镇村两级累计开展党员干部集中培训6场次、“擂台比武”2次,组织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专题培训班4期。
优化环境精细留才,营造人才发展“暖生态”。板桥镇完善服务保障,坚持党政领导“周联系、月走访”制度及党建工作指导员下企问诊制度,加强“点对点”“面对面”服务,针对企业需求“量体裁衣、因企送策”。2025年以来,上门服务企业6家,解决实际问题2个。积极搭建干事平台,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三带”作用。依托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平台,在生产经营、创业等方面予以扶持,鼓励人才为群众提供技术培训、经验交流、政策落实等服务。积极涵养留才生态,通过举办人才研修、走访慰问、人才沙龙等活动,帮助人才解决工作生活难题。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充分激发人才积极性。从人才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找准人才服务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把住房交通、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人才牵挂的“关键小事”当作拴心留人的“头等大事”。2025年以来,已吸引人才回板桥镇10余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板桥镇坚持“三部曲”人才工作法,激发了乡土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人才培育与乡村振兴实现了“同频共振”,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