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红”映照“少年志”,会激荡出怎样的青春共鸣?9月1日开学日,安徽省郎溪县建平镇中心小学迎来了一面特殊的国旗——2016年11月1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五星红旗。郎溪县蓝天救援队携此旗帜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庄严而深刻的“爱国第一课”。郎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蓝天救援队开展此次活动,有效汇聚退役军人力量,将国旗故事作为生动载体,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在青少年群体中走深走实。
郎溪县蓝天救援队是一支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其前身可追溯至2016年6月,当时十余名老兵主动组成“老兵突击队”,奋勇投身抗洪抢险任务。抢险结束后,在队长、退役军人徐晓峰的发起下,团队于2016年8月1日正式申报成立,并于同年11月14日在民政部门注册成功,成为宣城地区首家注册的救援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建队之初,全体11名成员均为退役军人。自成立以来,他们始终冲锋在抢险救灾、守护平安的一线。仅去年一年,就执行救援任务28次,开展安全讲座18场,组织技能培训9次,受益群众超5万人。
这面国旗,与队伍有着特殊的渊源——2016年11月14日,既是这面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日子,也是郎溪蓝天救援队正式注册成立的日子。“明年是建队十周年,今年6月我们申请获赠这面国旗,8月16日终于如愿。”徐晓峰说,“它不只是一面旗,更是一份荣誉,是一种激励。”
晨曦洒进校园,孩子们睁大眼睛,注视着眼前这面长5米、宽3.3米的巨幅国旗,发出阵阵惊叹。徐晓峰以“大家知道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吗?”开启讲述,从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的故事切入,细致阐释五星红旗的设计理念与色彩寓意,让孩子们理解红色象征着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和热血奋斗。
结合从军经历,徐晓峰还分享了“站军姿”“踢正步”背后的深刻含义:“站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踢的是使命必达的决心。每一个动作背后,是千万次重复训练,体现的是军人对国家的绝对忠诚。”
最震撼的环节,是六名队员携手展开这面曾经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国旗。他们高擎国旗,缓缓从学生队伍中穿过。旗帜如火焰般在孩子们头顶翻飞拂动——那一刻,他们托举的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段历史、一份庄严的国家记忆。
“我去天安门远远看过升旗,今天是第一次这么近地看到、摸到天安门的国旗,特别大、特别震撼!”学生程乾翊激动地说。另一位学生沈镇城表示:“天安门是我心中特别神圣的地方。虽然还没去过,但能看到这面国旗,就像亲临现场一样,特别激动!”
“这是我们首次携国旗进入校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未来还将继续走进更多学校,把国旗故事讲给更多孩子听。”徐晓峰说。
天安门国旗进校园,不仅是一堂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更是一次震撼心灵、可触可感的爱国主义实践。“我们将精心保管、有效运用这面国旗,使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持续发挥退役军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徐晓峰说。(殷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