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抗战胜利80周年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回响,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旋律在耳畔萦绕,9月1日上午,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妇联联合团委、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永葆军魂本色 践行为民初心”巾帼大学习大宣讲活动。活动以红色精神为引领、以家风建设为纽带,面向集成电路产业链妇联女性职工开展专题宣讲,旨在凝聚产业女性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日常,为区域发展注入“她”动力。
作为高刘街道重点发展的产业链之一,集成电路产业女性职工在研发、生产、管理等岗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活动严格落实合肥市妇联“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要求,以集成电路产业链妇联女性职工为核心参会对象,旨在通过“红色精神+家风建设”的模式,将“爱国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女职工岗位建功的动力与家庭幸福的基石。
活动现场,高刘街道妇联负责人表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女职工是产业发展的‘半边天’,也是家庭建设的‘主心骨’。我们希望通过老兵故事,让她们在岗位上做精雕细琢的‘工匠’,在家庭里做家风建设的‘主角’。”此次活动既是对“巾帼心向党”引领行动的具体落实,也为基层妇联组织服务产业发展、凝聚妇女力量提供了精准实践。
宣讲环节,界首市关工委五老成员、对越自卫反击战三等功臣代建礼,围绕自身三段真实经历展开讲述,为产业链女职工提供了可感可知的精神坐标。
代建礼回忆1984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峥嵘岁月:作为汽车兵,他以“人在车轮转,钢铁动脉不中断”为誓言,17次驾车穿越炮火封锁线。在越军炮火封锁中,他通过“20秒急刹、10秒冲刺”的战术避险,汽车篷布被弹片击穿5个洞仍安全完成任务。“宁可战死前线,绝不后退半步”的血性,让现场女职工深刻体会到“忠诚”不仅是军人的底色,更是岗位攻坚的精神支撑。提及战友严国和为抢修电话线牺牲的事迹时,他哽咽道:“23岁的生命,换来了炮兵部队的‘眼睛’,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冲锋在前。”
1994年退役后,代建礼扎根基层29年,从交警岗位到“一村一警”实践,用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2008年冰雪灾害中,他带领民警在高速铲冰除雪,手掌磨出血泡仍坚持,“早一点干完,大家就能早一点回家”;在砖集镇东刘村帮扶时,与95岁李秀英母子结“干亲”,11年坚持送粮送物。这些故事让女职工感受到,“奉献”可体现在车间的每一次精细操作、家庭的每一次耐心陪伴中。
作为界首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员,代建礼8年间累计开展401场宣讲,足迹遍布乡村、校园。他带着红色故事走进基层,让“勤俭持家、孝亲敬老”的家风有了重量。“我给孩子们讲老山故事,是想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友们用命换来的。”这种传承精神,引导女职工思考如何将红色故事讲给孩子听,让优良家风在产业链家庭中代代相传。
代老的故事让大家看到,军魂是“若有战,召必回”的担当,家风是“孝亲敬老”的传承,而这正是集成电路产业链女职工需要的精神养分。参会女职工纷纷表示,将以老兵精神为指引,在岗位上追求“芯片级”的精准与坚韧,在家庭中争做家风建设的“领头雁”。
此次活动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链女职工需求,以真实故事传递精神力量,不仅深化了“巾帼心向党”引领行动,更将红色基因与产业发展、家庭建设紧密结合,为高刘街道集成电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她”力量。(黄鹂 张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