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举行的“国网兴农甄选”消费帮扶推介会上,国网安徽电力与神农架林区结对共建的“神祁”茶叶联名产品正式发布。这款融合神农架白茶与祁门红茶特色的产品,是两地以电力共建为纽带、推动跨区域产业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国家电网系统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在实践中,为高效促进湖北神农架与黄山茶企合作,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桥梁作用,通过组织多轮线上线下交流、实地调研及茶企对接,促成两地政府与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共识。与此同时,2024年5月,国网安徽电力与神农架林区政府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双方以电力共建为纽带,围绕农文旅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标展开深度合作。黄山供电公司作为属地协调单位,在安徽省电力公司指导下,积极对接地方茶企,全程参与产品生产标准制定、非遗技艺融合及市场推广,通过“耕新计划”等帮扶举措强化产业联动,为两地茶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作为中国名茶之都,黄山拥有祁门红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三大名茶及成熟的加工技艺;神农架林区则凭借高山茶叶资源,正着力发展白茶、红茶产业链。基于两地产业特点,黄山供电公司联合神农架供电公司组建专项团队,通过4次实地调研、86人次交流互访,最终确定以“祁门红茶+神农架鲜叶”模式推出联名产品,借助祁门红茶的品牌效应助力神农架茶产业升级。
2025年3月13日至14日,神农架林区政府副区长李宇牧带队赴黄山开展茶企共建调研,实地考察黄山小罐茶超级工厂、祁门红茶集团5G智能化生产线及祁红非遗馆。在黄山供电公司、祁门县政府的协调下,两地茶企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入交流茶叶种植、加工工艺与品牌建设经验。
神农奇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慧表示:“黄山茶产业的标准化生产与非遗技艺传承令人印象深刻,这为我们提升茶叶品质提供了宝贵参考。”调研期间,神农奇峰与祁门红茶集团迅速达成合作意向,决定采用“祁门红茶+神农架鲜叶”模式,借助祁门红茶的制作技艺和品牌效应,共同打造“神祁”系列产品。
为全力促进联名产品落地,黄山公司主动发挥关键桥梁作用,全程参与产品研发与品牌设计,协调双方确定包装方案——LOGO融入神农架原始森林、祁门徽派建筑等地域元素,并加入国网标识体现帮扶特色。祁门红茶集团负责加工生产,神农奇峰茶业提供鲜叶原料,双方联合制定定价策略与销售计划。
2025年6月初,“神祁”茶叶正式投产,同步上线“慧农帮”平台,并进驻祁门红茶集团线下门店,实现国网系统内外多渠道推广。数据显示,上线首月即售出1240份,实现销售额37万元。这种“线上+线下”双渠道模式,既借助祁门红茶的品牌影响力为神农架茶叶打开销路,又通过国网内部消费帮扶机制扩大市场覆盖面。神农架林区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袁钦银评价:“这种‘订单式帮扶’不仅解决了我们的销售难题,更通过产业链整合提升了茶叶附加值。”
“神祁”产品的成功,为两地深化合作开辟了新路径。一方面,它带动了神农架茶农增收。据测算,该项目预计使种植户每户年均增收2.4万元,木瓜园茶园合作社负责人王祖清感慨:“以前鲜叶只能低价出售,现在通过精加工变成高端产品,利润翻了好几番。”另一方面,祁门红茶集团也借此拓展了原料来源与市场空间,其董事长姜红指出:“神农架白茶清香独特,与祁门红茶的醇厚形成互补,这种创新拼配赢得了消费者青睐。”
结对共建的成效不止于茶产业。自2024年11月,黄山公司与神农架公司联合举办“炎黄携手·共绘和美”民宿管家研习班,组织神农架30余名民宿经营者学习黄山民宿发展经验;双方还共享《全电景区建设实施意见》《农村用电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等30余项规范文件,助力神农架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此外,黄山公司通过工会采购、兴农周活动等渠道,推动神农架蜂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进入安徽市场,全年消费帮扶金额超百万元。
站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神祁”茶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随着国网安徽电力与神农架林区结对共建的深入推进,双方将在茶产业标准化建设、文旅融合、乡村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正如黄山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胡海琴在该公司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这种共建不仅要产出几个畅销产品,更要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发展机制,让电力帮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永动机”。(胡科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