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飞鲤镇:法治赋能乡村治理
来源:曹灿 2025-09-05 16:47:08 责编:梅觉明

今年以来,郎溪县飞鲤镇通过建立镇、村两级法治服务体系,整合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纠纷调解三大功能板块,开展N项特色法治活动,着力打造系统性普法、精准化服务、长效化机制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沉浸式”普法,让法律走进生活。采用“常规普法+特色活动”方式开展“沉浸式”普法,让村民在情景中理解法律知识。依托村里的法治广场、百姓议事点等,结合送戏下乡,电影下乡,开展“法治戏曲”“法治村晚”等特色活动。通过“小板凳”会议,法律明白人化身“法治主播”,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形式,将民法典中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款融入家长里短。同时,普法小分队还深入田间地头,结合土地承包、农产品销售等实际问题开展流动宣讲,融法于村民生活。今年以来,累计举办普法活动24场,发放资料2000余份,覆盖村民超3000人次。村民李大姐对此赞不绝口:“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听了这些接地气的讲解,才知道原来它能帮我们解决这么多实际问题!”

“家门口”服务,化解矛盾不出村。为破解村民“找法难、用法难”问题,飞鲤镇持续推动村法律顾问落地生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线上建立“法律诊所”微信群,及时解答村民诉求。律师们定期到村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变“坐等咨询”为“主动寻访”,零距离精准捕捉群众在土地权益、家事纠纷、邻里矛盾、养老继承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通过专业解答、释法明理,引导群众依法办事、遇事找法,将大量纠纷消灭于萌芽。

“传帮带”培育,激活乡村法治细胞。聚焦本土法治人才培养,通过人民调解案例经验分享会,以“理论授课+实战演练”的方式培育“法律明白人”矛盾调解、普法宣传的能力,充分调动“五老”人群参与调解,打造融情理法于一体的治理模式。同时,鼓励“法律明白人”在平时走访过程中积极进行法治宣传,发挥自身优势,将所学的法律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不断提高居民的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曹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