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李庄镇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以“根系延伸”思维打通服务群众的“毛细血管”,通过模式创新,让基层治理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在乡村大地上绽放出和谐宜居的“治理之花”。
党建+网格管理,筑牢治理根基。“现在网格员天天在门口转,有问题一说就解决,真方便!”李庄镇朱店社区村民王大爷的感慨,道出了网格管理带来的治理新变化。李庄镇在全镇设置一级网格长1人,二级网格长9人,三级网格长62人,网格员108人,构建起四级网格体系,让党组织的“根系”深深扎进每个角落。每个网格实行“分片包户、责任到人”制度,他们带着“民情日记本”走村入户,记录群众的“急难愁盼”,小到邻里纠纷调解、社保政策咨询,大到危房改造申请、产业发展诉求,均能第一时间响应、跟进。为提升网格治理效能,镇里还定期开展网格员培训,内容涵盖政策解读、矛盾化解技巧、应急处置流程等,让网格员成为“懂政策、会服务、能办事”的治理骨干。
党建+特色服务,激发治理活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党建+特色服务”矩阵,让治理充满“温度”。针对农村老年人多、就医不便的问题,李庄镇联合镇卫生院组建“党员医疗服务队”,定期到各村开展“健康义诊”,提供血压测量、慢性病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同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体检、送药。在产业服务方面,组建“党员农技小分队”,由农业技术专家、种植大户中的党员组成,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酥梨种植、病虫害防治、果树修剪等技术指导。此外,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需求,镇里还联合本地企业开设 “巾帼手工坊”,由党员志愿者负责组织培训,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党建+多元共治,凝聚治理合力。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让治理从“独角戏” 变成“大合唱”。李庄镇主动对接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建立“党建联建”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解决校园周边治安、食品安全、矛盾纠纷等问题。派出所民警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巡逻,司法所干部走进学校开展法治宣讲,市场监管所职工对校园周边食品店进行定期抽检,形成“各司其职、协同发力”的安全防护网。同时,规范“一约四会”,构建“村规民约+积分超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机制,以积分超市为激励载体,充分激活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吸引更多村民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实践中来,切实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如今的李庄镇,党建引领如同“主根系”,延伸出网格管理、特色服务、多元共治的“细根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下一步,李庄镇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让党组织的“根系”更加发达,让基层治理的“花朵”开得更加绚烂,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治理动能。(通讯员 唐璇)(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