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颍州新闻
新农人的“田间课堂”:颍州农广校实践课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来源:马斐 2025-09-08 10:21:29 责编:许梦源 张文洲 实习编辑 孙斐然

9月6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农广校组织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建设及治理班的学员,深入三塔镇、程集镇等多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实践教学活动。学员们通过实地观摩、现场交流,深切感受科技兴农、产业富农的蓬勃活力,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凝聚新共识。

科技提效: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田展现现代农业魅力

在三塔集镇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田,绿油油的玉米植株整齐挺拔,长势喜人。颍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广校校长马斐详细介绍了一套以“宽窄行播种、水肥一体、绿色防控”为核心的技术方案:“通过选用优良品种、精准控制水肥用量,并配合病虫害统防统治,这片示范区亩产有望突破800公斤,较传统种植增产15%以上,可以实现玉米单产全省第一。”学员们走进田埂,俯身察看玉米长势,不时询问技术细节。“看来增产不能只靠扩大面积,更要在单产上下功夫、向科技要效益!”一位学员感慨道。

治理创新:“积分超市”激发乡村善治新活力

在洲孜村,一间小小的“积分超市”引起了学员们浓厚兴趣。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明码标价不是金额,而是“50分”“100分”等积分值。村干部介绍,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孝老爱亲、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均可获得相应积分,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物品。“‘小积分’涵养‘大文明’,现在村民争着做好事、比着攒积分,村容村貌和邻里关系都大幅改善!”学员们纷纷询问积分评定、管理流程等具体操作,认为这一模式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思路。

产业兴旺:特色加工厂拓宽集体增收新渠道

洲孜村的石磨面粉厂和豆制品厂里机声隆隆、香气扑鼻。石磨低速低温研磨,最大限度保留小麦营养和原香;豆制品厂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标准,生产出的豆干供不应求。“这两个厂子都是村集体经济入股,去年带动就业40余人,为集体创收超20万元。”村干部的介绍让学员们看到了做强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的价值。随后,学员们来到大许村旗帜厂和食品加工厂。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生产,一片繁忙景象。“家门口就业,收入稳定,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一位女工的笑容感染了在场学员。这些扎根乡村的“小微工厂”,正成为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装备革新:智慧农机助力播种技术新飞跃

在程集镇的无垄等深匀播机作业现场,新型播种机正在进行演示。与传统方式不同,这种播种机取消了田垄,实现了播种深度一致、粒距均匀,土地利用率提升10%以上,同时节省水肥、利于增产。“智慧农机让种地更轻松、更精准、更高效!”农机手自豪地说。学员们围拢在机器旁,仔细观摩作业效果,并就机械购置补贴、适用性、维护成本等问题与技术人员深入交流。

培育新农人:实践课堂凝聚发展新共识

“这次学习看得见、摸得着、启发大!”返程途中,学员们意犹未尽,交流心得体会。大家普遍认为,实践教学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真经,增强了信心,特别是对如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颍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广校校长马斐表示,学校将继续创新培育方式,坚持课堂讲授与现场实训相结合,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此次实践教学,是一次生动的学习之旅,也是一次深刻的启迪之旅。颍州区的田野上,新农人们正在汲取成长的力量,播撒希望的种子,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马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