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阵阵,廊道间飘散着淡淡的草木清香。9月9日,合肥市蜀山区运河新城医院中医科的医护团队走进合肥八中教育集团小庙中学,在劳动课教室内,三十余名学生正低头专注地将艾叶、陈皮、丁香等中药材分装进绸布袋中——这是学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中最具人气的中药香囊制作实践课。
一、文化传承从"嗅"开始
“佩兰能化湿醒脾,陈皮可理气化痰……”,李同护师手持药匙,向孩子们展示七种常用香囊药材。同学们一边辨认药材形状,一边轻嗅特殊气味。"原来陈皮就是橘子皮!"八年级学生小雨惊喜地发现常见食材的药用价值,“我要做个安神香囊送给妈妈,她最近总失眠。”
在实践环节,学生们按照古法配方称量药材:防疫香囊选用藿香、白芷、川芎等配伍,安神香囊则以玫瑰花、陈皮为主。同学们仔细将药粉装入绣着"吉祥"字样的锦囊,一针一线进行缝制。活动现场弥漫着中药特有的清香,许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中药材。“比想象中好闻!”有学生笑着举起刚完成的香囊:“我要挂在书包上,既驱虫又提神。”香囊制作结束,同学们回到教室,由我院中医师尚君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中药的相关知识,包括中药起源及炮制煎煮方法等,提升了同学们的中药认知。
二、中医药文化扎根校园
该校吴寿虎校长表示:“自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以来,我们已开展认药采药、穴位操教学等系列活动。香囊制作最受孩子欢迎,既能动手实践,又能将健康理念带回家。”据悉,该校还开设有校园中药圃,让学生亲身参与药材种植全过程,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佩戴着自己制作的香囊合影留念。盈盈笑语中,中医药文化正通过这缕缕药香,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健康的种子。(尚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