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至县张溪镇塔石村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着力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涵养文明新风,凝聚奋进力量。
塔石村是2004年由原塔里村和石潭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6386亩耕地、5845亩山林,土壤肥沃,风景秀丽。该村文化底蕴深厚,是远近闻名的“黄梅戏之乡”“龙舟之乡”“龙灯之乡”。清乾隆年间国子监教习汪思迴、雍正时期太子太保冯苞、嘉庆恩科解元冯云露、晚清大学士冯荃、冯仙槎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历史名人。2021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一上任,就充分利用本村厚重的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塔石黄梅戏闻名遐迩。2021年12月,村两委首先把村民盼望已久的“雁塔黄梅剧团”的恢复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经过多方努力,如今塔石黄梅戏剧团成员已有20多人,各类服装、道具、幕布基本齐全,每逢节假日剧团都要在村里举办“村晚”,开展文艺展演,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节日文化生活。
2023年,在县林业部门帮助下,该村将190亩成林杉木兑换成105万元资金,在石潭古村落兴建了一栋占地2000多平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并从县有关部门争取到健身器材和活动座椅,村民从此有了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和开会议事地点,大家常在这里或商讨村组大事,或唱大戏、演节目,尽情享受民主议事全过程和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
今年该村自筹资金10多万元,将塔里古村落零散废弃场地打造成一块占地近1300平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广场投入使用后,村民在镇老年学校舞蹈班的帮助下,组建了“中老年佳木斯体操队”,聘请专业老师到村手把手地指导教学,队员们学习热情高涨。“组织中老年人跳体操舞,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体操队队长、58岁的冯彩琴说。
与此同时,塔石村坚持开展法制文化宣传,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作用,筑牢平安建设基石。定期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激励村民向上向善;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喜事理事会,倡导喜事简办、厚养薄葬,力改陋习树新风。
值得一提的是,塔石村委会还组织人员成立村史编撰小组,广泛收集历史文化资料,历时两年编写出《塔石文史》一书,全书共12.7万字,分村落古韵、红色记忆、非遗文化等六大板块,融乡风民俗、文档史料于一体,内容详实,特色鲜明。它的问世对凝聚村民共识、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每当夜幕降临,300多盏路灯照亮新近完工的2000多米长的“组组通”水泥道和村头巷尾,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三五成群在整洁的村道上悠闲散步;文化广场上华灯齐放,村民们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跳广场舞,唱黄梅戏,广场顿时成为欢乐的海洋……
乡村文化蕴含着培养文明风尚、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如今,塔石村里打麻将玩牌的人少了,参与健康文化活动的人多了;只顾“小家”整洁不顾公共环境卫生的少了,支持村庄颜值提升、爱护公共设施的人多了;对村里事、公益事漠不关心的人少了,主动为乡村兴旺出力献智的人多了……
“我村将进一步挖掘古村落文化,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努力将塔石村打造成为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休闲观光、农家餐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塔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金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