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陵县籍山镇逸和社区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一套接地气、见实效的“三事”工作法,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
党建领事聚合力,从“要我参与”到“我要作为”。探索实践“红娘工作室”。随着居民对婚恋交友、亲子教育、心理疏导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社区将万森花园小区的一间空置的物业用房,改造成“好人红娘工作室”,由中国好人王利华和4名热心居民组成红娘团队,已经促成10余对青年喜结连理。凉亭改成“幸福空间”。由于年久失修,香江花园小区的凉亭基本已经废弃,社区坚持“小事不小视”,将12处凉亭和长廊,改造为集廉政文化宣传、便民休憩、邻里互动于一体的“文化亭”,全面打造党建聚邻、共治睦邻、服务暖邻、文化亲邻的社区“党建融合圈”。推深做实“社区合伙人”。社区9个小区均为老旧小区,视频监控严重缺失,社区主动对接联点共建单位、乡贤能人和物业企业,筹集资金16万元,安装320个视频监控,在辖区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并与联网派出所,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群众说事“零距离”, 从“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创新推出“万事好商量”议事模式。以板凳会议、围炉煮茶、凉亭党课、阳光议事厅为载体,将群众议事从社区搬到小区的晨晚练点、休闲凉亭和单元楼前,社区在家长里短中发现问题,在躬身作为中解决难事。创新推出“有事找书记”工作模式。在各小区创建以社区书记为群主的小区“为民服务微信群”,线上24小时倾听居民呼声,并运用“线上收集意见+ 线下排查走访”,未诉先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创新推出“实践大篷车”服务模式。将辖区的能工巧匠、热心党员和物业的水电工组织起来,每月到小区开展义务磨刀磨剪、义务理发等“五义”服务,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2024年至今,社区通过家门口说事议事,解决了时代广场小区电梯换新、交通局停车场建设等共性矛盾纠纷共12起。通过“有事找书记”,化解公用水管漏水、乱扔烟头、乱扔垃圾、楼上楼下噪声等邻里矛盾300余起。
网格管事解难题 ,从“单向服务”到“双向互动”。深入践行“党群同心”。社区党组织立足实际,在9个小区单建或联建4个网格党支部,扎实推进小区网格党支部领导下的“多网合一、一网统管”,并将“五必清、五必访、五必到”工作机制推行到网格管理化服务里。深化推进“银龄行动”。动员小区网格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任网格党支部副书记,开启“小区建支部,长者当先锋”治理新模式,实现了业委会成员和网格党支部横向联系和交叉任职,破解了以往由社区主导安排,居民被动接受的局面。选优配强“兼职网格员”。社区利用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的契机,动员在职党员到所在网格任兼职网格员和楼栋长,在最贴近群众的地方贡献力量、发挥作用,推动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治理效能在一线提升。2024年至今,社区专兼职网格员走访群众800多户次,解决群众诉求200多次。(南陵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