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肥东县包公镇赤杨社区的种植大户们正操控着无人机低空飞行,不到2小时便完成了120多亩水稻的“一喷多促”作业,昔日人工背着药箱忙碌的场景被高效的科技作业取代,成为田间地头一道亮眼的“科技风景线”。
“以前雇人打药,一人一天顶多喷洒20亩,还得担心喷药不均匀、漏喷的问题。现在用无人机,一台机器一小时就能喷60多亩,成本还比人工省了近三成。”褚大哥一边操控无人机,一边向我们介绍。他种植水稻已有十余年,从最初的几十亩散户,逐步扩大到如今的千亩规模,而农业科技的助力,是他敢“扩种”、能“管好”的关键。 此次“一喷多促”作业,褚大哥选用的是专用复合药剂,通过一次喷洒即可实现“促生长、促早熟、促抗病、促增产”多重效果。 包含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无人机能将药剂均匀附着在稻叶正反面,既能防治卷叶螟、稻飞虱等虫害,又能预防纹枯病、稻瘟病,还能补充养分,促进水稻分蘖和灌浆,一举多得。该技术不仅减少了我们3-4次田间作业流程,还能降低农药使用量,每亩地可节省人工与物资成本约70-80元。”望着长势旺盛的水稻田,他满脸笑意地说。目前,他种植的1300多亩水稻已全部完成“一喷多促”作业,从作物叶片色泽与茎秆粗壮度来看,长势明显优于往年同期。
为确保“一喷多促”技术精准落地,赤杨社区联合农技人员下沉到田间,为种植户提供配方、飞防技术指导、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平稳飞行,不仅效率高,还特别精准。褚大哥打开手机里的农业管理APP,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每块稻田的作业面积、药剂用量、飞行轨迹,后续要是有问题,还能追溯,心里特别踏实。 接下来,我们会持续跟踪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解决大户遇到的问题,同时扩大技术推广范围,让更多大户享受到科技助农的红利,为今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陈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