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警当起“和事佬” 水果摊前案结事了
来源:何舟 2025-09-16 11:29:41 责编:梅觉明

“喂,是宁国市法院‘执行110’吗,我发现被执行人刘某了,他正在街上卖水果,请你们赶快出警!”十几分钟后,宁国市人民法院“执行110”的警车停在了宁国某厂区附近的一个水果摊前。经现场核实,该水果摊的摊主正是被执行人刘某。

“你好,我们是宁国市法院工作人员,关于你与廖某民间借贷纠纷执行一案,已经一年多了,剩下的2300元欠款你准备如何履行?”执行干警开门见山,向刘某表明来意。

“我现在就靠摆摊做点小生意,一天也挣不了多少钱,我今天微信里还有一千多元可以给申请执行人,剩下的等我这段时间摆摊挣到了再给。”刘某回应道。一旁的申请执行人见状,立即表示不同意,要求必须一次性结清,双方也随即产生了一些言语冲突。

考虑到案件标的较小、事实清晰,为高效化解矛盾,并尽量减少对被执行人摊位经营的影响,执行干警迅速思量后,决定暂不采取拘传措施,而是就地做起了工作,将双方分开,在两人中间当起“和事佬”,耐心进行沟通协调。

调解过程中,被执行人包里露出的一沓零钱引起了执行干警的注意,执行干警立即要求被执行人如实告知数额。经过现场清点,被执行人包里装有一千多元零散现金。此时被执行人又叫起了苦,称这些钱是留着进货用的。考虑到被执行人确属小本经营,如果对包里的现金强制执行,可能会对其摊位后续经营造成影响,同时也会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本着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执行法警一边不断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督促其主动履行,避免法院强制扣划,另一边做起申请执行人的工作,争取理解与让步。经过耐心沟通,申请执行人同意对剩余债务减免300元。

抓住这一转机,执行干警继续深入劝解:“你好好算一算,辛苦摆摊一天也就赚百十块钱,对方一口气给你减了三百,你更应该拿出诚意,尽快把这件事了结,也好安心继续做生意。”被执行人沉思片刻,在执行压力与情理触动的共同作用下,最终表示愿意配合法院执行,当场将剩余案款一次性结清。付款时,为避免双方再起争执,执行干警主动在中间充当起“交接员”,从被执行人手中接过钱款清点无误后,当场转交给申请执行人。至此,这起发生在市井街头的执行小案得以圆满解决,也为围观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实践课。

民生无小事,执行有温度。在执行过程中,面对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案,宁国市法院执行干警因案施策,出警而不轻易用警,用“说理”代替“强制”,在积极兑现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化解双方的矛盾冲突,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守信重诺的社会环境。(何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