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们村的补贴下来了,走!到村部问问去。”
“不用到村部,直接去小组(组公示栏)那里就可以看到了。”
跟随着群众来到了位于泗县黄圩镇华新村李巡场组的公示栏,在距离组公示栏几十米的距离,一张鲜红的纸引入眼帘,格外的吸引眼球,走到近处,公示名单毛笔字体开门见山。
“这样的公示好啊,能看的见,也想看,上面写的什么,清清楚楚,监督联系电话也有,如果有疑问可以直接打电话问,以前的公示就是几张白纸,不注意看不到。”华新村村民王立胜边看着公示栏边说。
随着近几年乡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群众想去参与到村庄谋划发展、参与到社会事务处理、参与到村中重大问题讨论,也懂得如何去实行自己的义务与权力。
“以前是群众找公示,到镇村问项目,现在我们是主动送公示,公示的内容都是群众最为关心、最贴地气的信息,使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让扶贫项目公开不仅仅局限在网站、报纸中,此次使用这种公示方式在我镇反映良好。”泗县黄圩镇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负责人杨纯说。
自2019年以来,泗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为了能够进一步精准扶贫,使到村到户项目精准的落地,杜绝项目资金公示公告的形式主义和“留痕”现象,在经过实地调研、研究,到安徽省扶贫办进行咨询后,决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红纸+毛笔字”来进行扶贫项目资金的相关公示公告,张贴到村到组到群众集聚多的活动场所去。
“此次项目资金公示方式的改变,我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把公示方式群众化,公示内容精简化,公示范围扩大化,让更多的扶贫资金项目接受社会、群众的共同监督,扩大政策宣传面,增强工作透明度,为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满意率、获得感、幸福感增砖添瓦。”泗县扶贫局局长邓素英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