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患残疾,却热心助人;他身残志坚,却不等不靠,用勤劳的双手“编”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人生路。
身残家贫,努力自学掌握新技能
今年44岁的杨平家住阜南县黄岗镇杨店村。他本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女双全,日子过得清贫却快乐。天有不测风云,十五年前的一场车祸使他瘫痪在床,妻子也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巨大的打击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黑暗。
然而,杨平没有退缩,“父母曾经为我撑起了一片天,我也要撑起这个家!如果自己倒下了,这个家就完了。”看着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儿女,杨平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村里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帮助其申请低保户,在各方面给予他帮助与照顾。但杨平觉得,这样的“等、靠、要”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家的贫困现状。“凡事都要靠自己。只有增加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脱贫。”由于双脚不能行走,杨平开动脑筋,托人找来了原料和工具,利用自己的双手编起了柳编,为这个艰难的家挣得一份收入。
感念党恩,以柳编带动乡邻同脱贫
转眼间,儿女长大了。儿子娶媳妇、建新房又使这个家庭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外债。2014年,杨店村“两委”将杨平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依然没有选择依靠政府,还是愿意用双手去拼搏:“我人残志不残,自己也要努力干!”
杨店村扶贫专干陈婷婷说:“老杨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把自己当成残疾人,他非常勤劳,虽然是贫困户,但是他没有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努力地为自己的生活添砖加瓦。”渐渐地,杨平以自己的行动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乡邻,贫困户贾侠是他的邻居,经常向杨平学习怎么编织柳编,杨平总是耐心地教她。看着和自己一样贫困的贾侠,杨平决定利用自己销售柳编的渠道向贾侠收购。
“扶贫先扶志,扶贫先立勤。”
杨平用自己向上的志气、勤劳的双手带动了大家对生活的热情,带来了奋斗的希望。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的柳编队伍,大家的生活也因此焕然一新:老李老张买了新三轮车,贾侠也将于今年下半年脱贫,杨平还完了外债……现在,尽快脱贫成了杨平心中最大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