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城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汇演进社区——激情“舞”出新时代
来源: 2019-07-22 17:55:18 责编: 张玉芳

自2019年7月12日开始,每天晚上6点半你都能在城关镇某个社区的广场上发现一支文艺演出队活跃的身影。这就是城关镇正在开展的一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汇演进社区的巡演活动。


490623297137644312



 城关镇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分管领导李素英委员和镇综合文化站站长胡婷婷精心策划、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本镇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路径。把群众“需要什么”与我们“能干什么”有机结合起来,针对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城关镇地处太和县经济文化中心,共辖二十个社区,居住人口二十多万,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众多。城关镇综合文化站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把本镇文艺爱好者组编成五个艺术团,分别是红阳艺术团、韵雅艺术团、夕阳红艺术团、永恒艺术团、细阳春剧社。文化站安排擅长现代舞、歌曲、乐器演奏的艺术团在老城区巡演,安排擅长戏曲、快板、小品的艺术团在边远的农村社区巡演。此次文艺巡演主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建文明县城、弘扬民族文化、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政策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所的平台作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育身边人”,引导居民增强向上向善的道德荣誉感。


这些艺术团的演员们来自不同的职业,他们有工人、教师、个体经营者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文艺表演。据城关镇综合文化站站长胡婷婷介绍,艺术团的演员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趁着晚上下班后的时间在广场演出,他们的演出是公益性的,演出的服装道具都是靠一些爱心企业捐赠来的。虽然演出条件艰苦,但演员们个个毫无怨言,精神饱满的演绎每一个节目。演员张洁说:“成为一名演员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年轻时由于忙于工作没能实现,现在退休了,趁着身体还算健康,有时间去实现自己的舞台梦了。生活在每天反复的排练和一场场演出中渡过,使我感到前所没有的充实和满足。”特别要提到的就是艺术团的王丹来老师,同事们都亲切的称他为艺术团的“笔杆子”。他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写写画画是他的特长,经他创作的扫黑除恶小品《邪不压正》,已经在全镇各种演出活动中上演了二十多次,每次都赢得满堂喝彩,现在已成为群众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谈资了。他还创作了快板《扫黑除恶就是好》、《吴大妈夸扶贫》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他平时深入群众,根据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编写的。他的认真编稿加上演员们不分昼夜的辛勤排练,一个个贴近生活、精彩纷呈的好节目尽显在小小的乡村舞台上,给观众带来一场场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


日前,笔者跟随这支艺术团来到了城关镇陶桥社区观看他们的演出,亲身体验了一把。他们没有富丽堂皇的舞台,也没有美轮美奂的霓虹灯。一面彩色宣传喷绘,一张红色地毯搭成了一个简单的舞台。此时虽然是晚上6点多钟,但夏日的夕阳仍然耀眼,空气仍然闷热。尽管条件简陋,但演员们只要一踏上红毯立即就精神抖擞的进入状态,用饱满的激情演绎属于自己的角色。

460979497237321565



一曲热情的广场舞“祖国你好”把演出推向了高潮,广场上的观众越聚越多,精彩的节目虽达不到万人空巷,却能让行人止步。接下来是群众喜爱的豫剧选段大联唱,《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请》、《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出征》等,演员们唱的激情投入,观众们听得如醉如痴。笔者悄悄的问了一位身边的老大娘,“您感觉演出怎么样?”她乐呵呵的赞道:“好啊!还是当年搭台唱戏的那个味,好多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


随着夜幕降临,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陆续在台上表演,快板《吴大妈夸扶贫》、《创建文明靠大家》、《扫黑除恶就是好》,小品《邪不压正》等群众喜爱的节目使场上掌声不断。汗水湿透了演员们的服装,但听着台下热情的掌声和阵阵喝彩声,他们的内心是充实的、自豪的。笔者乘机采访了一位刚表演结束的演员,问她:“你这么辛苦的演出,究竟是为了什么?”她无比自豪地说:“因为梦想。正如一部电影中说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没有了箭靶子,我们再用力拉箭又往哪里射呢?我们不仅要自己树立箭靶子,还要用我们的作品帮助更多的人树立属于自己的箭靶子。有了目标大家才更有奋斗的动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将来我还要登上更大的舞台,为更多的人表演。”(范海侠 胡婷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