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来袭,让我们看到了防护服下的“白衣天使”、看到了手握体温计的公安民警、看到了24小时轮班倒的人民干部……看到了无数平凡人的“不平凡”。王堰镇李腰村与关堂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守卫与马培生,就向我们展示了爱心善举从不会因为贫困而缺席,平凡的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成就着淳朴农民的“不平凡”。
李守卫,53岁,因残致贫。马培生,52岁,因学致贫。自被确定为贫困户以来,他们两家充分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温暖: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新农合、寄宿生补助……“2014年的时候我们家被纳入贫困户,国家特别照顾我们。李书记还有村里其他干部经常来我家看我,隔三差五就来,村里事情那么多,还这么关心我,真是太感谢他们了!”贫困户李守卫说道。通过国家政策支持,李守卫与马培生合伙种植了120亩红薯,实现脱贫。
连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镇村干部与村医都是24小时轮流值班坚守卡点,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白天还是晚上。24小时连轴转,昼夜温差又大,设卡值班处,没有热水,值班人员一守就是十几个小时,这一切马培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特别是一直在生病吃药的村支部书记李奇从大年三十就坚守岗位,坚守着“轻伤不下火线”的誓言。
看到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干部们,想到村支书李奇,又想到这几年享受的国家政策,马培生坐不住了。他拨通了李守卫的电话,两人一合计,于是一袋、两袋、三袋……近50袋、2500斤的红薯就运到了镇政府大院里。“你们不容易,这些红薯多少钱,我们出钱买!”王堰镇党委副书记马晓庆说。“我们不要钱,这些是我们的心意,虽然我们知识不多,但身为中国人,我们知道国家有难,我们也有责。现在国家发生这么严重的疫情,我们虽不能像你们一样冲锋在前线,但是我们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住你们的后方。”
疫情来袭,严峻的防控形势,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贫困户们用实际行动支持着疫情防控工作,无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增添了信心。 (赵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