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为确保防疫、春耕同推进、两不误,泗县泗城镇胡陈村立足于农业生产实际,把春耕生产与疫情防控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农业生产不断档。
为避免出现人群聚集、人员流动过密的情况,胡陈村积极和农资销售商联系,协调落实农资配送服务。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各组扶贫小组长统一收集统计本小组农资需求情况,再联系农资经销商开展配送服务,将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直接送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不出门也能解决春耕生产需求。
“我腿脚本来就不太方便,今年疫情又不给随便进出,幸好村里帮我联系了经销商,农药化肥直接给送到家门口,比平时还要方便。”梁庄贫困户梁言义说道。
今年,胡陈村村两委和扶贫小组长在入户宣传防疫知识的同时,再三叮嘱村民下田劳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疫情期间,大家出去打药施肥,一定要戴好口罩,回到家一定要先洗手,干活的时候,大家要错开分散,不要扎堆聊天。”胡陈村党总支书记赵刚利用村里的广播反复叮嘱村民,今年胡陈村虽没有了往年春耕时大规模生产的热闹场景,但是春耕生产依然有序在进行中,没有出现因为疫情影响生产的情况。
在胡陈村连体大棚里,1万多个平菇菌棒长势喜人,这是返回泗县创业的两位大学生年前种下的,计划春节之后采摘上市,因为疫情,车辆运输流通不畅,他们特意限制蘑菇的生长速度,但现在也面临了上市,村里知道后,帮助他们联系县内销售渠道,减少损失。
“我们原本计划春节过后,立马扩大规模,考虑到现在的情况,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推后了我们的计划,疫情结束后,我们计划把菌菇基地的规模扩大到8亩,到时候,需要更多的老百姓和贫困户到我们基地务工,我们也会对村民进行菌菇种植培训,这样一来他们掌握了技术,规模上去了,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基地负责人范喜说。菌菇产业是今年胡陈村计划发展的产业之一,操作简单、市场效益较高,年龄大一些也可以种植,非常适合村民在家进行创业。
目前,在胡陈村的田野里,遍地都是绿油油的小麦,放眼望去,一幅幅生机勃发的“春耕图”正徐徐展开。(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