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紧紧围绕“生态受保护、产业增效益、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突出“五化五绿”,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建设好、保护好、盘活好、利用好丰富的林业资源,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绿色发展样板区。
“五化五绿”推深做实“林长制”。网格化“护绿”,设立县、镇、村、组“四级林长”,组建生态护林员、防火信息员、乡贤宣传员、社会监督员等“四大员”队伍,构建完善“四级林长+四大员”网格化管理格局。规范化“增绿”,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见缝插绿、荫绿、建绿,实施生态宜居、增绿添彩、绿色家园工程,全面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信息化“管绿”,投资100万元建设“林长制”信息管理智慧平台,实现全县1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动态化管理,全面采集整理保护区内基础数据、管护数据、物种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等,建立完善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GIS与远程监控平台,实现对自然保护区的全天候实时监控。产业化“用绿”,围绕“南桃(山核桃)北油(油茶)中竹(竹林)”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实施产业培育增值行动。市场化“活绿”,启动林权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林产品交易市场、森林资源评估市场等林权流转市场配套体系建设,完善森林资源资产市场功能;积极推进集体林地股份制经营试点,与绩溪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建立林权抵押担保贷款机制。
保护优先,规范利用林业资源。打破乡镇行政区划,以生态功能整体性,按“一城(城市周边森林屏障)、一廊(国省道森林长廊)、两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川国家风景名胜区)、两园(障山省级森林公园、翚溪省级森林公园)、两场(镇头国有林场、扬溪国有林场)、三水(登源河、大源河和扬之河流域)、四山(大会山、万萝山、石金山、山云岭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科学划分,实行跨行政区域管理,具体划分了1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扎实开展省级集体林租赁试点工作,积极争取省试点资金并全部用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万多亩试点集体林,使得农民得实惠、生态增效益。紧紧围绕“信息化管理引领、自然保护地净化、主导产业升级、绿化品牌提升、林权改革深化”五大工程项目建设,谋划超前、重点调度、精细管理,将全县41个重点项目纳入“林长制”改革范围。(利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