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霍山县太平畈乡:聪达合作社“四帮”发展显活力
来源: 2020-04-27 22:52:46 责编: 喻寒松

anhuixinwenwang

太平畈乡蔡家畈村聪达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5月,现有常年务工工人15名(其中贫困户8名),年产值200多万元。合作社常年从事茯苓、天麻、石斛、茶叶等道地中药材和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业务。2017年12月3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在合作社调研时指出,聪达合作社就近收购加工道地中药材产品,帮助贫困户就近务工增收,为带动贫困山区的贫困户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

帮助就业  让社员能脱贫

聪达合作社用工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常年都需要务工,而非季节性,合作社每年从10月中旬至次年3月初以天麻加工生产为主,从3月初至5月初以茶叶加工生产为主,从5月初至7月初以春季茯苓加工生产为主,从7月初至10月中旬以秋季茯苓加工生产为主,另外还有石斛的常年性加工生产为补充;二是务工人员的时间全由自己掌握,可以干整天的,也可以干半天的,还可以干一二个小时的,工资要么以计件作价,要么以斤两算账,多干多得,只要质量保证要求均可。两个特别之处为山区群众就近务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方面可以居家照顾老人、小孩和料理家务,一方面可以按月领到务工的工资。

贫困户肖彩霞,1968年2月出生,其丈夫何祥柏1963年5月出生,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肖彩霞夫妇平时既要照料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又要忙里忙外地搞好农业生产,一年从春忙到冬,不仅没有余粮,还要借账度日。2017年5月合作社成立后,肖彩霞第一个报名来打工。从此,她起早睡晚忙家务,白天则全身心地扑在合作社里,几年来,她逐渐成长为合作社的骨干成员,砌茯苓,烘天麻,做石斛,她样样走在前面,尤其是烘天麻要掌握恰到好处的火候比较困难,若火候不够,天麻容易回潮,进而霉烂变;若火候过了头又容易焦糊变色,损伤优良品质。肖彩霞通过几年的实践,已能熟练掌握火候。肖彩霞的月工资也从最初的1500多元上升到2000元,年务工收入2万元左右,她家于2018年12月脱贫。据统计,开业3年来,共有8名贫困户来合作社就业,目前已全部光荣脱贫。

帮助销售  让贫困户有利润

现年49岁的何聪,是做茯苓生意起家的。早在合作社成立之前,他就翻山越岭做起了茯苓生意。2017年合作社成立时,他把家中10多台套的茯苓机械全部搬到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第一批固定资产。近年来,何聪收购茯苓除本地外,还跑遍了湖北省英山县、罗田县和本省的太湖县、岳西县。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遇到贫困户,他总是多了一份关心和牵挂。高山铺村贫困户万光平,年年生产茯苓,2019年茯苓大丰收时,一下子出产2000多斤,一些茯苓小贩趁机压级压价。万光平无奈地打电话给何聪,何聪二话没说,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万家,一看茯苓的成色,立马给出了市场最高价——每斤5.8元。何聪说,收购茯苓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力气活。万光平当天挖茯苓的人手不够,只见他把车子停在路边,挑起一担竹筐就上山了。要知道,名贵的药材都是种在大山的深处,不仅山陡,而且大多无路可走。身材微胖的何聪就是在这样无路的高山上和两名工人一起把2000多斤的茯苓一担担地挑到了大路上。洪峰村贫困户李林,一开始种茯苓时,用错了菌种,长出来的茯苓又松又脆,众多小贩看看后摇摇头溜之大吉。何聪听说后,开车10多公里赶到李家,不仅按市场价全部收购了存货,还帮他仔细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指导李林在来年生产时如何选用适合本地气候的菌种。此后,李林家中的茯苓年年丰收,而销售就由他全部承包了。

帮助弱势  让社员获尊严

如何让弱势群体生活得更有尊严?一直是合作社董事长何聪思考的问题。何聪说,残疾人家庭大多为贫困户,而贫困户中又有众多的残疾人,如果能帮残疾人搞好就业,让他们也能按月领到一份工资,那残疾人的脱贫不仅迎刃而解,而且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会迅速上升。贫困户万珍珠,是一位肢体残疾人,平时只能坐在椅子上干活,外出打工没人要,2017年5月来合作社后,董事长何聪安排她剥茯苓皮、缠绕石斛等手工活。她把这份工作看的很重,只要一有空就从家中赶来上班,风雨无阻,在照料好两个女儿、料理好家庭生活的同时,每年在合作社可领到1万多元的工资。如今,大女儿已出嫁,小女儿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家3口人,年人均收入稳定在2万元左右。她家己于2017年12月脱贫,成为本村第一批走出贫困的贫困户。长年靠双拐生活的何凤,在何家坊街道开了一家小店,平时小店也离不开人,加之自己不能走远路,无法到合作社上班,但她却十分渴望成为合作社的一名员工。于是,何聪每月把炒制好的石斛送到何凤工作的小店内,让她修剪、缠绕、打理,然后再收回合作社。这样,何凤每个月也能有300-500元的工资。何凤说:“我在意的不是这三五百块钱,而是让大家看到我也是一个对社会有的人。”

帮助解困  让合作社再发展

2017年8月,在合作社成立不到3个月时,县政府就为其提供了30万元的3年期贴息创业贷款。贷款规定,第一年由政府全额贴息,第二年由政府贴息三分之二,第三年由政府贴息三分一。为鼓励贫困户就业,从2018年起,合作社每安排一名60岁以内的贫困户就业,政府再补贴300元,合作社共有5名符合条件的员工,获就业补贴1500元。2019年,合作社还获得相关补助4000元。同时,在合作社就业的贫困户也一并获得相应补助。一系列相应政策和资金补助,为合作社稳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020年开春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合作社一方面组织社员防控疫情,一方面千方百计扩大生产,以期用良好的工作业绩来夺回因疫情而带来的损失。一是调整生产方式,改变原来以合作社车间生产为居家生产,合作社每天早晨安排专人发放原材料,次日早晨收回成品并再次发放当天的原材料。二是扩大就业规模,放宽就业人员年龄限制。及时把现年70岁、69岁的何云旺夫妇吸名办补充为合作社社员。同时,合作社把部分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安排来就近就业。三是积极帮助天麻、茯苓种植户解决实际困难。面对防疫期间从湖北引进菌种的渠道被阻断的实际,何聪及时联系多个生产厂家供应菌种,为天麻、茯苓种植户及时下窖创造了条件。(孟亚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