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沿着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前行,进入郞溪县振达矿业有限公司内,几名工人正在绿化带浇水、锄草,放眼望去,矿区内到处是花团锦簇,小草茵茵,绿树葱茏,办公区内小桥流水、锦鲤欢腾,如果不是看到有运送矿石的货车来往,笔者根本就想不到这是矿区。
“我们本着‘开发矿山、绿色先行’的发展目标,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合理开发利用矿山资源,确保矿山资源可持续发展。”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周建忠说。
该处矿山位于郎溪县凌笪乡方里村,内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和林木资源。2019年5月,振达矿业正式接管企业。为了一改往日矿山脏、乱、差的生产环境,合理有序利用资源,争创“绿色矿山”,当年6月,公司就聘请专家对“绿色矿山”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并同步实施。截至目前,已投入5000余万元,对矿区道路进行硬化,矿区绿化区达100多亩,同时购置了洒水车、垃圾清扫车以及喷淋清洗设备,整个矿区内雨污分离管道全覆盖。
在宽阔的矿山通道上,笔者看到,一辆辆满载砂石料的货车覆盖着厚厚的防尘布,在经过地磅房时,车身被喷淋设备清洗干净,洒水车来回在矿山通道洒水,货车通过时,看不到一点灰尘。开采区的临时堆场上也覆盖着防尘布。“我们采矿时使用的是湿法穿孔作业,作业区基本上没有扬尘,同时为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们将制沙加工车间建在生产条件比较好的开发区,这样就保证了矿区内没有污染。”周建忠说。
矿、地和谐,是创建“绿色矿山”的关键。为了确保矿山企业真正惠及百姓,去年开始,公司根据当地村民意愿,在矿山附近流转了5000余亩土地,其中大苗基地3000余亩,农田1100余亩,流转的土地每年每亩价格超过当地流转价四到五倍,户均年增收1万多元;吸纳当地从业人员50余名,年人均收入5万多元。“我们今年还在种植区内开发了特色农产品,种植一部分小红稻,养殖了小龙虾、鸡、鸭等,为当地13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每人每年收入4万元左右。”周建忠告诉笔者。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为了最大限度地对已开采矿区进行恢复治理,维护生态平衡,该公司还作出了绿色发展远景规划,做到开采一片,复绿一片,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发农旅项目,打造田园综合体,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逐步实现矿、地和谐发展效益最大化。
“目前我们正在创建‘绿色矿山’的企业有振达矿业,另外一家安鑫矿业的创建工作也正在规划当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打好创优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组合牌。”该乡分管企业负责人刘杰说。(夏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