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时尚别致的卷发,穿着酷似男孩,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个从外地嫁过来的媳妇,能说会道,吃苦耐劳,不仅在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金凤村家喻户晓,更是在网络上成为了“电商达人”,她就是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金凤村村民李小利。
李小利2015年开始接触水产品,依靠区位优势,售卖当地白鱼干,从渔民那里收购白鱼,将其洗杀干净,再晾干,在微信朋友圈销售。2016年,随着当地虾、蟹、菱角米大量上市,她开始增加新品种,并发展代理商。李小利坦言:“从2014年到2016年接触电商,仅仅也是在混日子,没什么收益,倒是积累不少经验。”
2017年,她又增加了虾酱、香辣蟹,她自己学着做,做好在朋友圈出售,收益开始逐渐凸显,一年下来,赚了10万多元。也就在那一年,她加入农村淘宝服务站,帮村民免费收取快递,获得不小名气。
2018年,她在政府的支持下,增设冻库,做冷冻产品并对外出售。有虾、白鱼、毛刀鱼、菱角菜、虾酱、香辣蟹、小龙虾等,2018上半年依旧靠微信朋友圈对外销售,下半年,她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在“一亩田”、抖音、火山小视频APP上直播“带货”,一个人忙不过来,还请两三名贫困户帮忙,促进当地贫困户就业,还为当地渔民带来增收。在她的努力下,2018年的收入相比去年翻一番。同年,她的电商服务点还成了益农信息社,搭建农产品市场链,帮农民解决销售渠道问题;充当当地的物流,快递站,让农民不用出村就能拿到快递;方便农民进行生活缴费(水、电、网);定期接受最新农业知识,在当地农村普及等等。
2019年,她做更多水产品代加工,拓宽销路。她招了17名帮工,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贫困户,女性占比2/3,收益从去年的20来万增加到50多万。2019年9月,李小利走出金凤村,走向安徽省,参加了2019安徽(宣州)乡村振兴创新发展大会,被大会组委会推荐为2019安徽农村电商优秀案例。仅在2019年,她就以电商为契机带动了李凤英等17户贫困户,收购代销他们的农产品,带动资金达12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