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瀛洲镇把家风家训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让优秀传统家风家训“出祠堂、挂厅堂、进学堂、入心堂”,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家风家训示范引领,使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持续呈现积极向好态势。
老党员章渭本是传承优秀家风家训涌现出来的代表。75岁的章渭本是瀛洲仙川村人。一家6口人,4人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妻子自2008年脑动脉瘤破裂,花费了十几万,至今还在恢复期,去年又不幸摔断了腿,生活让他一筹莫展。
为了生计,他到离家不远的蔬菜大棚里打工,每天起早贪黑,才获得50元的微薄工资。为了生计,他捡起了别人因“赚头不大”而放弃好多年的蚕业养殖,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上山采摘新鲜的桑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因飞机喷药, 桑叶沾了药,章渭本养蚕脱贫梦也随之破灭。他说自己几次撑不下去,就看看厅堂上老祖宗留下的家训--传家两字耕与读,兴家两字勤与俭,再大的难,感觉也能挺过去。
2014年,经过本人申请,村入户调查,镇村评议与公示,章渭本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党员高建慧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主动要求帮扶,隔三差五到他家中谈心沟通、宣传政策,解决思想上的“疙瘩”,帮助他谋划脱贫致富的法子。镇政府结合实际需求,给他提供了保洁岗位,一年4500元的 “造血性”帮扶,激发了他内生动力的同时又增加了稳定的收入。
章渭本在担任保洁、消毒工作之余,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又雄心勃勃地规划着种养殖致富之路,发展起了笋竹、油菜籽、毛豆、黄牛等产业,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的帮扶,每年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2016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为了瀛洲村的“致富标兵”,在全镇掀起了“不等不靠争脱贫”的浓厚氛围,为脱贫攻坚收官战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前年生了一头小牛,卖了2800元,今年又生了一头,卖了6000元,现在党的政策真好,只要肯干,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章渭本兴奋地说道。
(程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