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司法局聚焦贫困村法律服务需求,立足职能优势,发挥行业特性,列出扶贫清单,为全县28个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送去8道法治文化“大餐”。
开展贫困村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行动。县司法局紧盯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指导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依法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帮助依法制定基层组织工作规章制度、村规民约和自治规范,为贫困村、村务管理、民生事务、生产经营等提供法律意见,提高贫困村依法治理水平。
开展贫困村精准脱贫法治大讲堂行动。开展贫困村精准脱贫法治大讲座行动,充分发挥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专业优势,开展“以案释法”专题宣讲13场次,解读《宪法》《婚姻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及扶贫惠农政策。
开展贫困村法律明白人培训行动。为每个贫困村培养1-2名具有一定法律常识、法治理念和法律思维的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遵守村规民约,依法办事。
开展贫困村法治文化建设行动。结合“一地一文化”建设,推进贫困村文化阵地建设,“党建+三治”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开展贫困村矛盾纠纷化解行动。立足“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行动,依托10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成87个村(居)、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矛盾纠纷预警机制。
开展贫困村“法律体检”行动。以“一村一社一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契机,协调公检法司部门筛选95名专业知识精通,业务能力强的干警担任村法治副书记,40名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法律援助人才数据库,按照“能援则援,应援尽援”的工作要求,降低法律援助受案标准,在贫困村办理法律援助22件,挽回经济损失95万元。
开展贫困村基础建设帮扶。张钱村是贫困村,经济基础薄弱,村组道路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县司法局联系张钱村,每年帮扶其5万元,改变村委会办公条件和农田基础实施。
开展贫困村“两类”人员解困行动。搭建“黄丝带帮教驿站”平台,加大对全县在矫人员的帮扶力度,通过心里咨询、济困帮扶等多种帮教措施帮助转变思想。鼓励刑满释放人员自主创业,进一步增强“两类”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其尽早融入社会。(黄开军 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