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上庄镇围绕产业扶贫、精神扶贫两方面下足功夫,发展产业扶贫项目6个,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8个,新建法治广场5个、新风堂2处,镇域内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致富产业、乡风文明以及村容村貌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产业扶贫“造血强基”
从2018年起,上庄镇瑞川村开始种植黄蜀葵,通过“村党总支+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产业分工又利益联合,打通了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之间的收益渠道。2019年,黄蜀葵种植就达到200多亩规模。黄蜀葵种植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近10万元收入,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程兴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平常不能干重活,原先地里一直种植水稻、油菜,土地产出不高。去年村里免费提供种子、技术,包收黄蜀葵花,他种了0.5亩黄蜀葵,采摘了3000斤花,丰收后的程兴汉信心更足了,2020年又在自家的耕地上种下了1亩多黄蜀葵,对今年的增收充满了满满地期盼。
瑞川村成功的经验,在上庄镇镇域内落地生根,今年其他村纷纷开展黄素葵花种植,种植面积达320亩。
上庄镇林地众多,油茶种植历史悠久,上庄镇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以产业之长补贫困之短,有力促进了贫困群众稳定持久增收。每年组织召开培训会,普及油茶栽培管理实用技术,提升农民油茶经营管理水平,并制定了油茶造林每亩400元补助(2000元封顶)的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全镇油茶增产增收。油茶产业扶贫的实施,让上庄镇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加入到油茶种植行列。寺后村生态信息员汪贞兵家中就有3亩的油茶地,除了政策帮扶每亩400元的1200元外,在日后盛产期,每亩干籽产量达300至400斤,出油可达到60至100斤,每年的油茶总收益可达万元。提起这个,汪贞兵激动地说:“除了卖掉的收益,家里都开始吃上了茶油,你说这茶油,确实比一般菜籽油香呢!”
破除“等靠要”思想
针对过往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的问题,上庄镇通过思想鼓动、榜样带动、奖励驱动等措施,转变贫困户落后观念,让贫困户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和“我要致富”,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瑞川村程国春是2014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的病让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贫困,一度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但在持续开展“家风家训”引领工程的良好社会氛围影响下以及镇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程国春没有失去希望,在悉心照顾妻子的前提下,他努力学习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业,养殖黄牛与山羊,农忙时节在地里种田,农闲时在镇上企业务工,虽然是打小工,日子过得比较清贫,但在程国春的努力下,妻子的病情得到了较好控制,现在日子是越来越好,成了村里人人称赞的脱贫典型。
通过推动智志双扶拔穷根,群众认识不断提高、观念更新,致富技术和能力不断增强,更加自立自强,上庄镇焕发出乡村文明新风貌,凝聚起了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上庄的强大正能量。(俞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