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午后,太阳炙烤着大地,屋前的竹荫下,一位头发花白,身材黑瘦的老人正在砍着柴禾。她叫丁金娣,今年74岁,宣城市宣州区周王镇绿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丁金娣的丈夫曹登柏今年79岁,患有尿毒症,每周需要去城里的医院做3次透析,丈夫年纪大了,去趟城里做透析来回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丁金娣不放心老伴一个人,每次都是骑着三轮车将老伴送去镇里的车站坐车,等老伴做完透析回来再骑车去镇里把老伴接回家中,一趟来回得花费半个小时,但不管天寒地冻,刮风下雨,她一次都不落。
然而,对于丁金娣而言,生活的苦难远不止这些。几年前丁金娣的小媳妇离家出走,不久之后,小儿子也离家出走,至今音信全无,留下正在读书的孙子。儿子走后,丁金娣担负起了照顾孙子的重任,可是好景不长,生活再次给了丁金娣沉重的一击,孙子读高中时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分裂症。
面对生活上接二连三的打击,本该是颐养天年的丁金娣不得不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照顾患重病的丈夫和孙子的起居,料理他们祖孙的一日三餐。孙子的病需要坚持用药物控制,一点马虎不得,为了照顾好孙子,丁金娣从不敢出远门,每天定时给孙子喂药。
虽然生活上面对很多困难,但是丁金娣仍是笑着对待生活。丁金娣说:“现在的政策好,丈夫和孙子都有低保,祖孙俩看病吃药的费用都有政策兜底,丈夫做透析一年最多花费5000元,而且去宣城做透析还有车费补贴5元,我们自己也不花什么钱。这样的好政策我们没的话说。”她说,自己现在趁着身子还能动,种种田保保口粮,去年自己还种了一亩多田的油菜,今年还种了稻子,既能减少生活开支,保住自家口粮,也是给政府减少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