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关注 | 安徽农金为信用村提供贴心金融服务
来源: 2020-08-12 10:11:17 责编: 白云磊

233534769795

​2019年以来,我省农商银行系统 16 个选点县(区)农商银行全面参与到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中,通过“边采集、边授信、边用信”的方式,为农户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各选点县(区)农商银行因地制宜、各施所长,不断打造特色的金融产品,提供贴心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信e贷”

让信用变真金白银

为了提高农村金融便捷性,我省农商银行系统积极探索与当地数据局及外部大数据平台合作,为客户精准“画像”,明确资源配置方向。疫情期间,各行还积极鼓励工作人员使用移动中端及设备,创新用款和还款方式,为客户送“贷”上门,真正让“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

“有了政府大数据平台的支撑,村民们户户有授信不说,想贷款直接动动手指,钱就能及时到账!”东至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东至县打造特色农村信用信息系统——“红色信e贷”,建立信息、信用、信贷“三信联动”的服务平台。平台成立之初,东至农商银行便率先接通“红色信e贷”平台,加载14个信贷产品,架起村民、银行、政府之间的桥梁,让农民的信用资源变成了“真金白银”的信贷资源。

东至县东流镇红叶村居民王正华,正是东至农商银行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的受益者。“都说资金有困难就找农商行,这话真不假!不仅服务态度好,贷款效率还高!”今年3月,因水稻生产出现资金短缺的王正华向东至农商行递交了贷款申请。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该行指导下,自己注册了“红色信e贷”平台用户后,1天内就获得了12万元的授信,及时解了春耕备耕的燃眉之急。

“特色产业贷”

让农民致富信心足

为进一步用好信用村建设成果,我省农商银行系统因地制宜地创新信贷产品,刺激信用户的有效信贷需求,为支持乡村振兴、农户创业致富注入了金融活水。

全玉海是天长市千秋芡实经济专业合作社的老板,主营是芡实种植、收购。近日随着芡实成熟季节的到来,全玉海却为筹措收购芡实资金犯了难。“还好咱是信用户,有资金缺口,第一时间想到了天长农商银行,他们主动上门为我送来了‘定心丸’!”全玉海说,凭借他的3A信用户资格,自己得到了农商行8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让他对芡实产业的发展壮大有了底气和信心。

“‘信用户’评定让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小金库’,随心随贷、随借随还!”天长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2019年7月,天长市选择了党建基础、经济发展、信用体系较好的汊涧、杨村两个镇进行试点。与此同时,天长农商银行积极参与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开展“整村授信”、“户户授信”。

为了扶持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天长农商银行还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在原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涉及开发“芡实贷”“龙虾贷”“农资贷”等特色产业信贷产品,有效提高用信率。截至目前,天长农商银行已完成两个试点镇建档立卡农户21204户,授信农户120292户,授信金额12.01亿多元,累计发放信用贷款10057.95万元,为长山村、光华村、桥南村、金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计授信450万元,用于发展集体经济。

信用户享受

增值服务

对于农户信用评级结果,我省农商银行系统还不仅仅运用于贷款授信上,还以“信用评价”为手段,积极构建激励奖惩机制,充分发挥信用增值效应。

其中,歙县农商银行针对不同等级的信用户设计差异化的存款、贷款及柜面服务,存款利率最高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55%,贷款利率给予AAA、AA、A级信用户在原有LPR的基础上优惠30基点、20基点、10基点。

截至目前,我省选点县(区)农商银行共采集农户信息约14万户,参与采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13户,已申报信用村265个,完成评定159个;2020年1-6月份,授信总额突破 44亿元,较年初增加28.76亿元。(李晓磊 郑经文 陈超晨 丁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