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午后,烈日炙烤着大地,然而在郎溪县梅渚镇周家村却传来阵阵乐声。原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五猖会”会长周国平在手把手的教村里的几名贫困户学习“跳五猖”。
“跳五猖”是当地村民为缅怀西汉治水英雄张渤而创立的一种民间祭祀神舞,集仪式与娱乐于一体,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是历史、民俗、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国平自小便学习跳五猖的各种角色。“现在只要愿意学,我们都可以教,让贫困户加入我们的表演队伍,不但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会更加繁荣我们的非遗传承。”传承是周国平担任会长以来最为上心的事情。在他的倡导下,周家村今年有9名贫困户参加到“跳五猖”的表演队伍中来,除了演出费以外,贫困户们还能领到一定的资金奖补,为他们增加一份收入。
正在学习“跳五猖”中“和尚”角色舞步的周青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他担任锣鼓手,现在年龄大了,主要做一些辅助工作。这些天他一直琢磨着再学一两样不同的角色。周青生笑着说,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还想学学别的角色,万一表演的时候人手不够,自己也能及时顶上去。
梅渚周家村位于梅渚镇西北面,紧邻芜申运河,东邻江苏溧阳,北与江苏高淳搭界,2014年被列入贫困村。2017年,该村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制订了旅游扶贫计划。并依托项目资金,投入200余万元修缮“跳五猖”表演基地,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周家村党总支书记郑万富介绍,“跳五猖”现在是周家村一块响当当的文化品牌,通过传承“非遗”,不但促进村民就业脱贫,还带动了农家乐、瓜果采摘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郎溪县依托依托辖区非遗资源优势,探索出“非遗+党建”“非遗+精准扶贫”等扶贫模式,将梅渚镇跳五猖、飞鲤小马灯等非遗活动,融入到乡村旅游活动中。贫困户通过参与非遗表演,获得增加收入机会。在2020年郎溪县共有22户贫困户获得非遗民俗文化展示补助(余克俭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