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不能光看眼下的辛苦和困难,要有攻城拔寨的斗志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韧劲。”这是绩溪县瀛洲镇巧川村主任、妇联副主席胡云媚写在日记本上的一句话。自2018年9月担任村主任以来,一直扎根于扶贫工作,她深知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让贫困户脱贫致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她的初心与使命。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瀛洲镇妇联持之以恒做深做实“巾帼脱贫行动”,团结带领贫困群众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为推动绩溪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走进巧川村扶贫基地,胡云媚正带领村民在外巧五亩塔田园里积极开展灾后自救的身影随处可见。
五亩塔扶贫基地基于产业扶贫思路,于2017年流转18.04亩土地建设而成。以“扶贫+合作社+贫困户和村民”的模式操作,在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的同时,为贫困户和村民增加收益。项目建设以来,带动8人务工,其中贫困人口3人,今年预计带动村集体纯收入6000元。
为确保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际,贫困群众秋收不受影响,身材单薄的胡云媚带领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及时开展洪灾调查,对村扶贫基地的蔬菜种植项目进行抢险自救,与时间赛跑,冒雨在洪涝来前抢收玉米6000多斤,减少损失近6000元。看到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的努力,很多贫困户主动要求到扶贫基地进行灾后重建,目前基地贫困户临时务工人数已达7人,充分发挥了致富、帮富、带富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发展产业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的根本之策。”胡云媚说。近年来,巧川村立足实际,聚焦精准,多措并举,着力抓好优势特色产业,确保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稳脱贫。在家门口的基地打工,已成为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务农两不误的致富新途径。
“我要5斤笋干”“我要10斤”“我联系了一个朋友,他明天要15斤,好吃继续要……”近日,巧川村工作群里排起了接龙。
胡状民是该村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说,“今年收获140斤笋干,本想靠笋竹收益增加收入,稳步脱贫。可没想到受疫情影响,笋干价格下降,还严重滞销,笋竹只能干了存放在家。”
正当胡状民为此事发愁时,胡云媚上门找到了他,主动帮他牵线搭桥,自愿当起了干笋销售业务员。她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在微信群、朋友圈帮助贫困户宣传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140斤干笋被销售一空,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干笋及其他农产品销路问题。
为破解农特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难题,近年来,瀛洲镇妇联深挖销售扶贫潜力,带领广大妇女干部亲自“带货”,采取“线上点单+线下配送”的创新销售模式,通过“以购代销”“以买代帮”的方式,将社会扶贫与产业扶贫有机融合,鼓励大家参与到购买农产品中来,争做消费扶贫达人,勇当爱心认购先锋,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
目前,巧川村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贫困户销售干笋222斤,销售额达4645元,不仅减轻了当地农产品的滞销压力,同时也增加了贫困户靠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为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扶贫路上,巾帼不让须眉,胡云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村干部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瀛洲镇还有许多的女能手、女致富带头人在扶贫车间、巾帼示范基地贡献着“她”力量,以“指导+服务”持续叠加发力的干劲,确保用“清零+见底”的成效决胜脱贫攻坚。(程夏兰)